來源 | 藍橡樹
ID | blue_oak
作者 |立正媽媽
言語傷人,最難治愈。
長期的語言暴力,就像一把利刃,傷的不僅是孩子的心,還有孩子對父母的感情。
長期在嘲諷、打壓中成長的孩子,那些否定聲音很可能讓他們帶著自卑的底色活一生,並且在成為父母後,又將這種語言傷害,代代相傳。
作者:立正媽媽,國家人社部 高級兒童情商管理指導顧問 、中國圖書館學會 兒童閱讀推廣人。
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中國父母教育孩子,有個很大的毛病就是愛說反話,說違背本心的話——想誇不願誇,總是雞蛋裡挑骨頭,讓你戒驕戒躁,再接再厲;想罵不直接罵,熱諷冷嘲,陰陽怪氣,看似放縱不理,實則打壓訓斥。
『不想吃飯,那就餓一頓咯』
『不跟我走,那你就自己留在這裡好了』
『小心點,我說了多少遍,你沒長耳朵嗎?
』
『98分,你是不是還覺得挺驕傲的?
』
圖片來源:《小歡喜》
這些話是不是聽著有點耳熟,多像我們平日裡對著孩子,脫口而出的話,一開口彌漫的全是否定與責備。
從小在『出口傷人』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忘了如何『好好說話』。
2020年,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爆紅。
劇中,有兩場周春紅讓朱朝陽喝牛奶的場景,讓眾多觀眾在看完後毛骨悚然,仿佛鏡頭偷窺到了自己成長中的畫面。
第一場裡,周春紅坐在床尾,催促著兒子——『喝吧,喝完了早點睡覺,我好洗杯子』
圖片來源:《隱秘的角落》
朱朝陽心裡藏著事,想推脫,她立刻拿起杯子嘗了一口,然後用不寒而栗的眼神盯著他,反問道——『有那麼燙嗎?
』
圖片來源:《隱秘的角落》
沒辦法,朱朝陽隻能在媽媽脅迫的眼神註視下,受刑一樣喝下牛奶。
然後推說——『我自己會洗杯子』。
圖片來源:《隱秘的角落》
可就是這句帶有細微抗拒的話語,立刻刺激到了周春紅,讓她的情緒當下就失控,咄咄逼人地連環追問——『長大了厲害了?
自己能照顧自己了是吧?
你怪媽媽沒照顧好你是嗎?
』
圖片來源:《隱秘的角落》
周春紅偏執而又情緒化的表現,嚇得朱朝陽一臉驚恐,所有的抗拒都隻能壓抑在心底,剛怒而不敢言。
媽媽的話雖然看似雲淡風輕,實際上卻如利刃般極具殺傷力和震懾力。
所以,當第二個場景裡,媽媽再次讓朱朝陽喝牛奶時,雖然他嘴上剛小心翼翼地說著——『媽,我喝不下了』
圖片來源:《隱秘的角落》
可是話剛出口,碰上了媽媽瘆人的眼神,聽到她看似輕描淡寫,實則破罐破摔的那句——『喝不下就倒了』
圖片來源:《隱秘的角落》
朱朝陽還是立刻嚇得端起牛奶,一飲而盡。
硬著頭皮喝下的是牛奶,咬緊牙關咽下的,卻還有對母親的恐懼和厭惡。
圖片來源:《隱秘的角落》
許多網友都表示這兩個場景是如此熟悉,深深地勾起了自己童年不堪的記憶:
@兔鴨:熟悉的味道,真實的配方。
這種親子關系,家庭中處處可見。
說著最輕的反話,割著最深的傷口。
@張叫花子:我爸從來沒有誇過我,只要開口說話,從來都不是正常的語氣。
比如:『你以後要是出息了,漢江河的水倒著流』我考了98分,他會嘆著氣說『你要不要再粗心一點,可以再考少多幾分』生氣時,把一根棍子扔給我和我弟,讓我倆『哪人多就去哪要飯』等等。
@金金:真實得可怕的生活倫理劇,讓你毛骨悚然的不是裡面的人物矛盾而激進,而是每一個人物的影子好像或多或少都活在你的身邊,似曾相識,並不遙遠。
童年時,我們不理解父母為什麼心裡說著愛,嘴上卻扔著刀。
一字一句,並非本心,卻含沙射影,傷人於無形,刺得孩子遍體鱗傷。
圖片來源:《隱秘的角落》
等我們自己成為父母以後,那些從前聽過的話,受過的傷,卻又不自覺地在對待伴侶,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遍遍地重蹈覆轍。
時代看似在進步,父母和孩子換了一屆又一屆。
但有些親子關系中的問題,卻像隱性基因,代代相傳,難以斷根。
口是心非,是一種會遺傳的病。
孩子是在耳讀目染父母的言行舉止後,掌握到這種無形傷人利器的絕技。
家庭倫理劇《小敏家》中,因為前夫糾纏,小敏與母親翻舊賬撕破了臉。
當小敏傷心欲絕地傾訴母親包辦婚姻帶來的痛苦——『我說了多少次我要離婚,當初要不是你撮合,他也不會是我的前夫!』
圖片來源:《小敏家》
而母親卻將小敏的哭訴,上綱上線,扭曲成對自己的不滿和責備——『你現在全賴起我來了,我欠你們所有人的,滿意了吧!』
圖片來源:《小敏家》
這句我們許多人跟父母相爭時,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反問句——『都是我的錯,我欠你們所有人的,滿意了吧?
』
關上的不僅是溝通的渠道,更是彼此心靈的大門。
圖片來源:電影《狗十三》
語言不會傷身,但卻是誅心最鋒利的武器。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會影響著孩子跟這個世界的相處方式。
剛在媽媽那邊負屈含冤的小敏,在對著兒子時,卻也同樣搬出了『道德綁架』的這套,責備兒子是『故意氣自己的』。
結果,被兒子的一句——『你要這樣說,那我就是故意的』懟得心塞不已。
圖片來源:《小敏家》
三代人的爭吵,吵出了一種『冤冤相報何時了』的錯覺。
讓我們看到了父母的『口不對心』,在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之餘,也讓孩子學會了『惡語相向』。
那些難聽的話,就像會蔓延的病毒,明明想抗拒,卻又不自覺被傳染。
《少年說》中,女孩王紫曄上臺吐槽自己的『毒舌』媽媽——『我覺得我媽媽生活得一定很苦,畢竟她的嘴那麼毒』
圖片來源:《少年說》
數學考試沒有考好,媽媽會冷嘲熱諷地說:『喲,你真是一個人才!下次再考成這樣子,你就不用去學校了』
圖片來源:《少年說》
王紫曄學著媽媽的語氣,惟妙惟肖的還原了當時的場景,惹得臺下的同學哄堂大笑,但她自己卻沒忍住濕了眼眶。
原本考試失利已經足夠沮喪,但媽媽的諷刺卻在她的傷口上紮下了更深的一刀。
臺下的媽媽卻不以為然,甚至振振有詞——『我的出發點是想你好,想你知恥而後勇,努力成為優秀的孩子』
圖片來源:《少年說》
面對這種打著『為你好』旗號的反話教育,讓女孩忍無可忍地反駁道——『你所謂的犀利直白,已經對我造成了傷害!』
《欲望山莊》裡說:『柔軟的舌頭,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更能傷人』
不經思考的諷刺,鄙夷不屑的貶低,澆滅熱情的冷言冷語,看起來是隨口而出的一句話,紮下的卻是難以拔出的一根刺。
日久天長,就成了父母跟孩子之間,難以逾越的一道鴻溝。
圖片來源:《少年說》
知乎有一個關於『是什麼導致了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
』的問題。
點贊最高的博主講述了小時候的一件事: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小時候對著父母無話不說的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跟父母無話可說的?
無話可說的背後,又有多少是被父母逼出來的傷痕累累?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寫道:
『多少父母與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說。
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向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梁;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圖片來源:《小歡喜》
親子關系的和諧,90%來自良性溝通。
而很多時候,不說話的孩子,抗拒的不是溝通,而是不懂溝通的父母。
當我們抱怨孩子不聽話時,要先反思,我們是否有跟他們『好好說話』。
因為親密,所以肆無忌憚地傷害
互相傷害從來都不是我們的本意,但為什麼越親密的關系,我們脫口而出的往往越是傷人的話語?
美國惠頓大學心理學院院長特麗·沃森認為:『愛說反話的原因,是因為當我們面對沖突時,不懂得如何下調負面情緒,反而讓負面情緒控制我們。
親密關系是我們的安全區,每一次暴力溝通,發泄情緒,其實都是在安全區的邊緣試探』
彼此親密,所以肆無忌憚。
卻不知道,越親密的人,說出的話殺傷力越大。
皆因隻有最親密的人,才會最在意你的話,也最容易因你而受傷。
圖片來源:《人世間》
不願表達真實的自我,所以口是心非
小時候我們都玩過『口是心非』的遊戲:『是的』說『不是』,『不是』說『是的』;對的『搖搖頭』,錯的『點點頭』。
少時的我們經常被遊戲搞糊塗,如今卻深諳『口不對心』的秘訣,玩得得心應手。
想挽留對方『別走』,開口卻是『你走吧』;
心裡想著說『我錯了』,話到嘴邊卻成了『我沒錯』;
心情明明是『我很難受』,說出來卻是『沒事,我很好』;
明明想溝通『其實不是這樣的』,喊出來的卻是『你覺得怎樣就怎樣』。
越是長大,我們越羞於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反而習慣性的用正話反說,來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以至於讓溝通充滿了困難和障礙。
圖片來源:《隱秘的角落》
以為正話反說,就能起刺激作用。
父母為什麼愛說反話?
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習慣奉行『打擊式教育』。
羞於肯定,善於否定,認為打擊是鞭策,批評是引導,警告是提醒,挖苦是激勵,數落是告誡。
明明懷著最深的愛,開口卻全是傷害。
圖片來源:《少年說》
心理學家蘇珊 · 福沃德博士曾在書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特別是正處於語言和邏輯思維發展關鍵期的孩子,對語意及寓意的理解卻仍處於發展中,還難以區分『正話』、『反話』,get不到家長的『一語雙關』。
所以常常會出現的場面是——
孩子接收不到父母的『話外有音』,行動依舊我行我素。
父母以為孩子『知錯不改』而怒上加怒。
『師出無名』的發火,又讓孩子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懼和委屈。
媽媽『心火燒』,孩子『心兒碎』。
反話帶來的隻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溝通。
久而久之,父母常說反話不僅容易影響孩子的是非觀念,還會破壞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在青春期,已經在父母長年累月打壓下的孩子,習得了這種『傷人不見血』的招式後,又會將刀子反向扔向父母。
最終讓人唏噓,彼此明明相愛,卻互相傷害。
圖片來源:《人世間》
著名教育專家李子勛說過:教育孩子,最主要還得把話說到孩子心裡,這樣孩子才會心服口服。
話不在多,在於說得對。
用簡單明了的表述,說中了事和理的要害,正向直接表達個人想法。
當孩子能夠快速明白父母的真正意圖,也能快速作出判斷,才有可能回應和配合父母。
大人們啊,請拋棄口是心非的毛病,學習小朋友的有話直說。
不要再說『難道我會害你嗎』,而是直接表達『我希望你好好的』。
越真誠,能打動聽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