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寶爸、寶媽,最害怕面對的就是孩子發熱了,不知道導致孩子發熱的原因是什麼;不知道發熱持續的時間有多久;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能引起多大的危害。
所以,難免產生焦慮和恐慌。
寶爸、寶媽們本能的選擇就是:立刻退熱。
要發熱的孩子回歸正常的體溫。
小兒發熱怎麼辦?
寶爸、寶媽們請耐心讀下去,我們需要分享以下幾個概念。
何為發熱?
教科書上說:發熱又稱體溫過高、發熱。
是指人體在致熱原的作用下使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
當腋下溫度超過37℃、口腔溫度超過37.5℃或肛溫38℃以上,一晝夜溫度波動在1℃以上可稱為發熱。
正常小兒體溫(肛溫)波動在36.9℃~37.5℃,腋下溫度36.0~37.0℃,舌下溫度較肛溫低0.3℃~0.5℃。
不同個體的正常體溫,略有差異,故輕度增高並非全部有病理意義。
1、小兒體溫的調節特點 小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成熟,尤其在新生兒時期,且體表面積相對大,皮下脂肪較薄,容易散熱。
產熱主要依靠棕色脂肪的代謝,所以體溫容易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2、發熱的原因 發熱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有兩大類,即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小兒發熱以前者多見。
3、 發熱程度的判斷 以口腔溫度為例
低熱 37.3〜38.0°C
中等熱 38.1~39.0°C
高熱 39.1~41.0°C
超高熱 41.0°C以上
在臨床工作中
腋下體溫低於38.5°C是不予處理的
1、發熱隻是許多疾病所共有的一個常見的臨床表現,疾病不同,其發熱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比如:兒科常見的麻疹,其出疹前期最早出現的就是發熱,體溫持續在38.5°C以上,如果發病早期退熱,不僅會影響病情的觀察,還會導致出疹不利,轉為逆症,加重病情。
2、我們常說:是藥三分毒,小兒常用的退熱藥有百服寧和佈洛芬。
這兩類退熱藥雖屬兩種不同類型,但作用都是解熱鎮痛。
服用時,需注意兩者劑型的差別:對乙酰氨基酚類的百服寧、泰諾林等有滴劑、口服液、咀嚼片3種劑型;佈洛芬類的美林,對兒童隻有滴劑和口服液兩種劑型。
1歲之前的嬰兒,最好用滴劑,因為滴劑藥物濃度小、刺激性小。
不管是百服寧、還有佈洛芬都是通過出汗而達到解熱的作用。
如果孩子一發熱就用這兩類退熱藥,導致孩子大量出汗,如果水分再補充不上,將適得其反,會出現脫水熱。
汗出時,皮膚腠理毛孔處於張開的狀態,更容易被外邪所趁,進一步加重病情。
如果服用一次後,熱度不退,再次服藥需間隔4~6小時。
給寶寶服用的退熱藥用量不可太大。
例如,常用藥撲熱息痛,患兒每公斤體重服用10~15毫克。
如果寶寶服用撲熱息痛一日量超過3克,即可發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損害。
不宜在短時間內讓寶寶服用多種退熱藥,降溫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則寶寶會出現體溫不升、虛脫等情況。
退熱藥隻是在寶寶發熱時才有退熱作用,寶寶不發熱時,服用退熱藥並無預防發熱的作用。
在給寶寶服用退熱藥後,如果寶寶出汗較多,要及時給他補充水分,以免發生虛脫。
3、如果家長過分緊張,不斷催促醫生退熱,甚至言語威脅,醫生無奈之下可能會選擇使用激素。
若患兒是病毒引起的發熱,將可能導致病毒的進一步擴散,延長病情。
4、如果疾病未愈,發熱退了,家長容易忽視患兒病情,如明火雖去,暗灰未滅,造成疾病反復,嚴重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5、人類生活在自然界,與許多細菌、病毒共存,所謂: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
孩子的每一次感冒發熱,都是對自身免疫系統的一次鍛煉,不要一見發熱就退,使機體失去鍛煉的機會,這樣會導致身體越來越差。
許多家長說:每次孩子生病我們都及時就醫,但是,每次家裡有人感冒就會傳染給他。
因為人的體溫升高也是人體抵抗外來細菌、病毒侵入的一種有效方式,體溫每上升一度,抵抗力就隨之增加,所以,不查病根的單純降溫對孩子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可能降低機體的抵抗能力。
孩子一旦出現發熱,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小兒在家中出現發熱,首先量體溫,確定溫度,低熱時給予溫熱的開水頻服。
如果孩子不願喝開水,可以給予溫熱的米粥,或者飲料,少量多次喂服,直到微有汗出或者頻頻排尿,增加散熱。
2、體溫超過38.5°C,如果是新生兒打開包被散熱,喂水,半小時、一小時後測量體溫,如體溫下降,可以隨時觀察,不予喂藥。
如果體溫不降,或不降反升,立刻上醫院住院治療。
三個月左右的嬰兒,可以給予物理降溫,如:洗澡,溫水擦浴,孩子較小,忌酒精擦浴。
三個月至半歲,可以給予物理降溫的同時,給予退熱貼,如果家中沒有退熱貼,又感到晚上不方便到醫院就醫時,可以把媽媽的衛生巾打濕,放到冰箱裡稍凍片刻《裡面不能結冰,以防凍傷》,放到小兒額頭、頸部的兩側或者頸後大椎穴處《取穴方法:小兒低頭,頸後下最高處》。
半歲到一歲的寶寶,可以給予佈洛芬或百服寧口服《劑量按藥物說明書給予即可》,注意室內易清涼,夏天要開窗換氣,勿使寶寶當風受涼。
如果孩子胃口不好,不要勉強進食。
可適當減少哺乳量和進食量。
3、如果孩子持續發熱,體溫在39.1~40°C左右,使用退熱藥效果不好,給予物理降溫,同時注意四肢保暖。
腳下置熱水袋《要防止燙傷》,鼓勵孩子喝溫開水,夏季,使用空調室溫保持在22~24°。
退熱藥可以每隔4~6小時反復使用,或者百服寧與佈洛芬交替每4~6小時一次。
4、若孩子體溫超過40°C,建議住院治療,查明病因,對症下藥。
5、孩子發熱不超過24小時,不建議查血。
血常規的檢查最好在發燒24小時以後再查。
6、讓孩子休息。
休息是最好的治療。
尤其是上學的孩子,少上一兩天課沒有什麼,讓發熱的孩子上課,既是對自己孩子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其他孩子的不負責任。
7、清淡飲食。
發熱的孩子最好不要吃肉、煮雞蛋這些難消化的食物。
多喝水,可以吃水果。
8、帶孩子看醫生,根據醫囑按時服藥。
9、需要說明的是:每個孩子對高熱的耐受是不同的。
有些孩子體溫升高到40°C,僅僅表現為精神不好,嗜睡。
而臨床上有一部分患兒體溫升高後會出現高熱驚厥,又稱熱性驚厥多發生在熱性疾病初期體溫驟然升高《大多39°C》時,70%以上與上呼吸道感染有關。
多數呈全身性強直—痙攣性發作,少數也可有其他形式發作,如肌陣攣、失神等。
持續數秒至10分鐘。
對這一類的孩子,一旦發熱,不建議在家觀察,應立刻上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
如果上醫院之前或就醫的途中
出現高熱驚厥,應立刻如下處理
1、讓孩子取側臥位或頭偏向一側.這樣的體位,可使小兒的舌根不會阻塞呼吸道,如有嘔吐,及時清理嘔吐物、口鼻分泌物,預防吸入引起窒息。
2、保持呼吸道通暢.解開小兒的衣領,褲帶,用軟佈或手帕包裹壓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間防止咬傷舌頭,同時用手絹或紗佈及時清除小兒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暢。
3、控制驚厥.用手指捏,按壓小兒的人中,合谷,內關等穴位2—3分鐘,並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減少刺激。
4、控制體溫,可以采用物理降溫如冰袋冷敷等使體溫下降。
5、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幫助。
最後,
希望寶媽、寶爸們
用正確的方式愛護孩子,
祝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