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生拉黑父母6年:但凡有一次能和我好好談談,也不至於到此地步!。《網路文章》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之中,父母口中的『別人家孩子』什麼都好。

『別人家孩子成績那麼好,你看看你天天就知道玩!

『別人家孩子多有禮貌,見人就問好,你看看你!

』每次聽到父母這樣的語氣,我們總會十分沮喪。

最近,一個『別人家孩子』在網上火了,原因既不是炫耀開掛般的學霸之路,也不是分享自己如何披荊斬棘走向人生巔峰。

隻是因為他寫了一封控訴父母罪行的萬文信。

這位從小成績數一數二,四川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王猛,在這封信中寫道自己已經12年沒有回家過春節,並拉黑父母6年。

他還準備再到北大讀心理學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

個人經歷堪稱擁有主角光環的王猛為何會有心理問題?

如此優秀的他為什麼把父母拉黑6年?

在王猛的這封信中我們可以找出很多的原因來。

從小到大幾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願和審美來置辦的,沒有自主選擇權利。』

『高中畢業前,所有的朋友都是父母知道的,大學時父母不在身邊但通過大姨要知道王猛在學校發生的所有事情。』

向父母求助從未得到任何的支持,並一直說讓他學會跟任何人相處,適應這個社會。』

遭到其他人的嘲諷時,父母沒有保護過他,也從來沒有對那些人說過不。

反而告訴王猛,這些都很正常。』

出國留學父母要美國的朋友多照顧他,王猛說自己與他們的朋友相處不來,父母置之不理。』

向父母講述自己的心理障礙,父母依然不以為然。』

2012年前後,王猛拉黑了與父母所有的聯系方式,與『家』徹底告別。

他不再主動聯系家人,也幾乎不回復任何信息。

他表示:『這期間有太多的機會,但凡有一次他們抓住了,就不至於此』

看完王猛一家的經歷,不得不說,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有效溝通實在是太重要。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樣聽,孩子才肯說?

奧米在這裡給大家幾點建議:

尊重孩子

1、拋棄做家長的成見:

家長有家長的人生觀、世界觀,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世界,如果家長永遠拿著大人世界的眼光來要求孩子,就會引發孩子的敵對、叛逆心理。

2、換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做法,這樣孩子能感受到家長的尊重,也便於孩子與家長溝通。

3、不戲弄孩子:

戲弄孩子會加重孩子的恐懼感,孩子會感覺自己很難堪,可能成為記憶一生的黑點。

4、不侵犯孩子隱私:

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小世界,如果孩子因為自己的隱私被人偷窺,自尊心受創就會與父母疏遠關系。

5、家長錯了要真誠道歉:

有些家長為了面子不肯承認錯誤還故意擺出做家長的架子向孩子示威,其實,這樣的行為隻會讓孩子更反感。

有效溝通

1、首先學會傾聽孩子

這是溝通的第一步,學會傾聽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才能有話可說。

2、選擇合適的溝通時機

要選擇孩子有溝通的欲望時,如孩子在取得成功,高興的時候。

3、真誠的給出反應

對孩子說的話真誠的給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敷衍。

總是用『你別問我』、『你自己做主』之類簡單粗暴的回復會讓你和孩子越來越遠。

信任孩子

1、給孩子自主選擇權

讓孩子遵從內心,讓孩子有小主人身份的滿足感,當孩子做的不對,家長也隻是引導而不是決定。

2、不過度保護孩子

相信孩子的能力,必要時候讓孩子自己出去增長社會閱歷,而不是把孩子打造成溫室裡的花朵。

3、鼓勵孩子

孩子終究是孩子,他們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當然會有很多次心裡受傷,家長需要不斷的鼓勵孩子,給他信心。

作家龍應臺說過『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親情是無形的,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他是什麼樣子,當生命的第一聲號角吹響,你們這一生的緣分便註定了,無論這一生有多愛抑或是有多恨,下輩子,終究是陌路。

希望每個人在談到自己的家庭時,想到的都是『何其有幸,遇到這樣愛我的人,此後也將竭盡全力去愛他們』如此,這一生,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