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她不愛你,再多的教育都是扯蛋,疼的你不敢出聲!。《網路文章》

畢業15年聚會安排在大學門口的酒店舉行,老同學們都放下手頭的工作,從遠方趕來。

大家變化很大,但那熟悉的聲音和笑容,讓我們霎那間回到10平米的宿舍生活。

▶上鋪的小熊還是從前的文藝青年,背著最愛的帆佈包,偶爾也會寫首小詩;

▶最體貼的珠珠成了育兒專家,給我們帶來了她主編的《育兒指南》;

▶調皮的果兒像長不大的孩子,一直在積極號召大家去上海迪斯尼聚會。

我們聊著各自的過去,各自的愛情、工作和孩子,彷佛過去的15年都是甜蜜而美滿的。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我們這個年齡最關注的話題,育兒專家珠珠自然也就成了大家頂禮膜拜的偶像。

出乎意料的是,面對大家的問題,珠珠也沉默下來:

雖然我是個育兒專家,但今天回頭看,我覺得我的教育很失敗,我對孩子所有的愛換回的是冷漠和理所當然,我的一腔熱血在孩子面前寒如冰霜。

我總在問自己:』我們所有的付出到底有什麼意義?

對孩子的愛到底要不要回報?

究竟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我很迷茫』

這樣突如其來不合時宜的問話,讓場面變得嚴肅起來,每個人好像都有說不完的苦惱,終於等來了一個傾訴的機會,期盼著一個完美的答案。

珠珠開始了她的故事。

珠珠的家庭並不富裕,為了讓小珠珠考進國際初中,珠珠和她的愛人想盡了辦法。

學校在城市的邊緣,每個周五珠珠都會花2個小時乘地鐵再轉公交,早早的等在學校門口。

她期盼著孩子能給她個擁抱或者一個微笑,結果小珠珠見到媽媽的那一刻,就像見到快遞小哥。

『媽,書包,臟衣服你先拿回家啊,我和同桌去逛一會,晚上再回去。

能微信轉點錢給我嗎』第一次珠珠心頭很痛,她勸自己『孩子還小,有一天她會懂的』

每周五,還是重復的場景,慢慢珠珠的心也不痛了,一切都成了理所當然。

1

原本以為文藝的小熊能培養出善良懂事的孩子,聽完她的故事,我對『女兒是小時候的自己』這句話開始動搖。

小熊不算虎媽,對孩子也沒太苛刻的要求,率性的她希望孩子的童年是自然快樂的。

小學時期的女兒還算聽話,一切都在正常的軌道上。

初一的一次期中測試,開始讓小熊懷疑:一切的自由和快樂,是不是成了女兒放肆的借口。

那次數學測試,小熊隻得了65分,幾道簡單的題目也答的匪夷所思,小熊難免教訓了幾句,可是得到的卻是讓她痛的懷疑人生的淡淡的回答:『你二年級讀了2年,大學也是外公花錢買的。

我肯定比你強,再說你也沒錢給我買大學』

小熊呆坐在一邊,無言以對,這一晚她失眠了,眼中都是淚水。

清晨,她還是早早的起床,準備早飯,準時把孩子送去了學校,隻是陽光再沒有昨天燦爛了。

2

果兒總是長不大的樣子,對於她能養出什麼的孩子,我們都不驚奇。

中秋節那天,果兒加班很晚,出地鐵時下起了大雨,於是給兒子打了個電話:『兒子,下雨啦,能來接下媽嗎,就在7號線船廠路站』

『媽,你自己回來吧,今天作業太多』

果兒連忙打包了一份漢堡冒著雨跑回家,打開門她驚呆了:兒子正在王者榮耀裡廝殺,看了一眼全身濕透的媽媽,拿起漢堡,繼續了遊戲。

果兒默默的離開,站在陽臺,看著這無情的雨,不知道這雨什麼時候會停。

3

聽了這些凍人的故事,我問自己:為什麼用我們的10年卻換不來一個微笑、一個擁抱?

一個不愛父母的孩子,再偉大的成就,跟我有什麼關系!一個不會愛的孩子,怎麼會愛自己、愛別人、愛這個世界!與其要一個冷漠無情的工程師,不如養一個孝順有愛的外賣小哥,至少風燭殘年的時候還有份熱騰騰的外賣可以安慰。

愛,是一切教育的源頭。

如果孩子不愛父母,再多的教育都是扯蛋,扯自己的蛋,疼的我們不敢出聲,因為一切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那怎樣才能培養出有愛的孩子?

怎樣才能讓我們在年老色衰的時候能收獲一個幸福的擁抱,在孤獨寂寞的玻璃窗後能看到一個甜蜜的微笑?

從言傳身教開始

父母對待長輩的態度、言語,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長期的耳濡目染,會讓孩子在潛意識裡認為將來對待自己的父母也要是這個樣子。

毫無疑問,若是將來想讓孩子孝順自己,首先父母自己就要做好表率。

隻有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懂得孝順的真意。

不過分溺愛孩子

天下的母親都對孩子充滿愧疚,繼而以各種溺愛來彌補這種愧疚感。

這樣的場景我們經常看到:吃飯時,好吃的都給孩子,還對孩子說『媽媽不愛吃,你先吃』;家裡有好玩的好看的,都要留給孩子,連老人都不能碰;甚至在孩子想幫媽媽做家務時,都遭到媽媽一陣反對『你別動,讓媽媽來』

……我們以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卻不知道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一切都理所當然,往後孩子就會越來越隨心所欲,一點也不會體諒父母,更談不上愛父母了。

慈母多敗子,李天一還在裡面蹲著呢。

走進生活,體驗生活

可以經常和孩子做一些角色遊戲,比如老板和員工、賣家和買家、醫生和病人,在遊戲中讓孩子體驗生活,體驗父母的工作,學會關愛;多邀請孩子做家務,比如一起打掃房間,整理書房,清洗衣服,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獨立意識;走進社會,參加公益,參加一些義賣活動,幫助困難兒童。

隻有自己參與體驗,這樣的觸動才是深刻的。

這次15年的聚會,不僅讓我們見到了多年未見的老同學,也收獲了正確的教育方法:愛,是一切教育的源頭。

▶珠珠下定決心,從此讓孩子自己回家,自己清洗衣服;

▶小熊已經計劃好,這個寒假帶上孩子去徐州老家住上1個月,和村裡的孩子一起堆雪人過大年;

▶果兒打算每個周末帶上孩子參加小區的公益活動,當然也會花一點時間和孩子打打王者榮耀,一起遊戲也是可以增強感情的。

期盼著,5年之後的聚會,我們還是笑容依舊,孩子們都成了貼心的小棉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