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可粒
本文由|男孩派《boy666dj》
上個月,一則新聞引起熱議:
南京一名高三男孩李某,上完課後回到家《臨時租住的學區房》寫作業,遭到母親的嚴厲辱罵。
李某盛怒之下,竟然拿起菜刀砍殺了母親。
而平日裡,李某其實是一個乖巧、優秀的孩子。
從重點初中考進重點高中,拿過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甚至前兩個月還在學校的表彰大會上分享了學習經驗。
讓人不禁發問:這般優秀的孩子,為何會做出如此喪盡天良的事情?
隨著新聞曝光,更多的案件細節披露了出來,在層層剖析李某的生活背景後,我才窺見了這起悲劇背後的紮心真相:
原來,最失敗的家庭教育,往往源於父母家庭角色的錯位。
1
強勢的母愛
是捆綁孩子的囚籠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如何愛,卻是為人父母最應該修煉的一門功課。
在李某家,因為爸爸忙於工作,不與母子二人同住,陪孩子讀書的重擔落在了李媽媽一人身上。
李某的同學表示:
『認識李媽媽時候,她就已經辭了職,專門來陪兒子學習;
李媽媽的性格會比較偏激和固執,她認為孩子要出人頭地一定要好好學習,所以對兒子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
正是因為強勢、控制的母愛,不知不覺中把李某變成了一個『雙面人』:
在家長、老師面前,他是個懂事、得體的孩子。
但是在同學面前,他有時不太容易控制住情緒,甚至他還曾帶著一把菜刀去到同學家裡。
問其緣由竟然是跟媽媽發生爭吵,媽媽就想用菜刀嚇唬他,他匆忙拿走菜刀去同學家『避風頭』。
回溯過往,悲劇的種子早已埋下。
李媽媽從來不顧兒子的真實訴求,總是用身為父母的權威和強勢,逼迫兒子服從。
而對於李某來說,家似乎不再是溫暖、安全的代名詞了,更像是由母親親手編造的『囚籠』,他企圖掙紮,卻發現越反抗越被捆綁得越緊。
最後,李某因為母親這畸形的愛而崩潰了,便將曾經威脅過自己的刀對準了母親。
一夜之間,李某就從別人眼中的優秀孩子變成了弒母的兇手。
而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孩子因為母親的強勢控制,最終活成了『兩面派』:
一面乖巧懂事,成績優異;一面苦苦掙紮,瀕臨崩潰。
看過一部教育觀察紀錄片《你好,未來人類》,13歲的男孩家進是一個極其優秀的孩子,不僅智力過人,連橄欖球、小提琴、鋼琴等技能都十分卓越。
家進媽媽為家進規劃好了人生的每一步,在重要事情上,她都會幫家進做決定。
甚至連之前的比賽主題,都隻能聽從媽媽的意見,放棄喜歡的古羅馬歷史研究,選擇媽媽看好的DNA方向。
可在卓越的表象背後,家進就像一張被拉滿的弩,充滿了壓力和焦慮。
在節目中的一項成長測試中,家進的各項成長指標很優秀。
但是家進的緊張度已經達到頂級,隨時可能崩潰——最具體的表現就是經常會通過咬指甲來緩解焦慮。
歸根到底,是媽媽希望兒子的一生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期待去實現。
不管是參加比賽還是人生理想,孩子走的每一步都必須被媽媽牢牢掌控在手中。
也正是這份壓力巨大的愛,讓孩子生命中有了無法承受之重。
不出意外,那些以愛為名的控制,到最後都會變成了孩子命運裡的苦果,滲透到孩子人生中的每一個角落。
2
缺席的父愛
造就了孩子一生的心理創傷
在開頭的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父親的缺位,使得育兒的重擔完完全全落在母親一人身上。
陪讀的焦慮、孩子過大的高考學習壓力、母親無處宣泄的負面情緒、頻發的母子沖突,種種糾纏一起,最終壓垮了母親和孩子,毀掉了一個家。
這也凸顯了現代家庭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
母親成為教育的絕對主體,父親在孩子生命中嚴重隱形,甚至消失。
而父親的缺席,會給孩子帶來許多危害:產生情感障礙,缺少理性力量,人際關系差,缺乏自信,生活沒有目標,充滿焦慮和孤獨……
知名演員張國立在兒子張默出生後,一直忙於拍戲,基本上缺席孩子的成長,隻有孩子的媽媽羅秀春全心全意照顧兒子。
小時候張默比較瘦小,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負。
因為沒有父親的教誨與撐腰,所以張默總是自己一個人消化與別人的沖突,也因此變得越發的孤僻。
父親之所以被稱之為父親,不僅是因為有著天然的血脈聯系,更重要的是父與子之間需要有內心的聯結與情感共鳴。
張默曾說過自己怨恨父親,要是填表格寫『父親職業』一欄目,他都會寫『工人』、『修鞋的』,要不然就是『下崗的』,故意惹父親生氣。
長大後的張默更是以『叛逆、惹事』的態度來對抗父親,他曾經在大學中暴打女友童瑤被學校開除,後來還因吸毒鋃鐺入獄。
張國立曾經為了兒子鑄下的錯誤向大眾公開道歉。
但遲來的父愛終究還是無法彌補孩子已經流逝的童年時光,隻剩下無盡的悲傷和悔恨。
至今還有太多的父親不明白,『父親的角色』是一種無可替代的存在,對於培養孩子長大成人有著舉足輕重的力量。
美國衛生部組織編寫的《父親在兒童健康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中,提出『父親功能』包括七個方面:
和孩子的母親培養積極的關系;
花時間陪孩子;
養育孩子;
恰當地規訓孩子;
引導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
保護和供養;
成為孩子的模范。
對於孩子來說,父親是榜樣,能夠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成熟的大人,如何擁有勇於承擔的品格和一切堅實的美好品質。
而母親能夠給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用關愛、柔軟、細致去豐富孩子的心靈,促進孩子的情感發展。
所以說,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母親的自然和感性,更少不了父親的社會和理性。
3
最好的家庭教育:
父親多陪伴,母親少焦慮
曾經有一句話,在朋友圈廣為流傳:
上帝給了你一個缺席的父親,就會贈送給你一個焦慮的母親,最終就會養育出一個失控的孩子。
父親和母親的職能與特質完全不一樣,唯有父愛不缺席,母愛不泛濫,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成長才沒有羈絆。
父親和母親的職能與特質完全不一樣,但都是同樣重要的。
母親給予孩子情感需求與溫柔,父親教會孩子看待世界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與力量格局,兩者缺一不可。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家庭教育理念就十分值得我們借鑒。
12歲時,步入青春期的叛逆小孩比爾·蓋茨總是試圖擺脫母親的控制,對母親的一切要求都有強烈的抵觸情緒,母子沖突頻發。
而老比爾一直充當著兒子和妻子之間的矛盾調解員,給予孩子很多正面影響,才避免了孩子走向歧途。
今年9月,比爾·蓋茨的父親逝世,他在博客上悼念:『父親是真正的比爾·蓋茨,他是我想成為的一切』
作為丈夫和男性,他十分尊重妻子的付出,認可妻子身為母親的貢獻,時時關懷妻子;
作為父親,他尊重孩子的選擇,鼓勵孩子去探索未知,在理所能力的范圍裡給予孩子陪伴,比如每周日同一時間的大餐等。
其實,家庭教育的真諦便是如此,再多的親子焦慮與育兒任務,有了爸爸的支持和參與,就能趕走媽媽的焦慮與負面情緒。
而不是爸爸一直缺位,讓媽媽獨自深陷育兒焦慮裡,不得已把所有的負能量一股腦地傳遞給孩子,致使孩子一直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為人父母應該謹記,想要培養幸福的優秀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物質上的安慰,而是心靈上的滿足。
母愛是家的港灣,給予孩子溫柔與安全感;
父愛則是家門口那條通往世界的路,指向光明與未來,而孩子人生的多種答案就藏在這父母之愛當中。
4
我們栽種草木,讓它長成自己的樣子,我們培育孩子,讓他擁有自己的才華。
其實,父母與子女之間註定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但陪伴的時光永不褪色,能鼓舞著孩子一直勇往直前。
俗話說,教育的本質,亦是為人父母的自我修行。
當父親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母親給予孩子有界限的關愛,那麼孩子的成長便沒有遺憾與羈絆。
父母各司其職,給孩子足夠的溫暖和陪伴,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來源:男孩派《boy666dj》我家有男孩,成長交流平臺。
原文標題《最失敗的家庭教育:強勢的母親,缺席的父親,養出一個問題孩子》轉載已獲授權。
編輯: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