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音樂家貝多芬曾說過:
『我不知道有什麼是比教養一個孩子成人更神聖的職責』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父母的情操、理智、修養直接影響著孩子。
但教育孩子沒有范本,沒有標準,隻有用心。
倘若父母能做好以下這3件事,那麼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文丨張可粒
來源 | 女兒派《ID:nverpai》
-01-
好的親子關系
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教育學家張文質老師曾說過: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意思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必須要有一個親密、友好、和諧的親子關系,隻有這樣,孩子才會信任你、認同你,你給予孩子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李玫瑾教授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父親很有本事,通過幾年打拼,存了家財百萬。
但當他回到家時發現,兒子已經長大了,總是逃學,惹是生非。
父親開始想管了,但根本管不了。
聽說有專家可以『挽救』孩子,他馬上領著孩子去專家那裡,掏出十萬塊錢說:『這孩子交給你了,你負責把他教育好』
李玫瑾教授對此評論道:
『可憐的父親應該把10萬塊錢當做自己的工資,把所有的事停下來,兒子沒準還有救。
但父親得親自陪他,不能把他交給別人』
是啊,孩子生命最初的那幾年,就是和父母建立親子關系的重要時期。
一旦錯過這個關鍵期,孩子在潛意識裡留下對父母疏離、冷漠的標簽,自然打從心底就不想服從管教。
而想要改變這一局面,父母就要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和孩子相處,父母必須做到情感上支持,生活上關心,學習上幫助,『三管齊下』。
和孩子溝通,父母應該多一點肯定和鼓勵,少一點諷刺和挖苦;多一點理解與包容,少一點苛責與埋怨。
就像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所說的:
『你是個什麼人,你跟孩子關系怎麼樣,比你對孩子怎麼做要重要得多』
育兒的本質,是維護好一段親子關系。
隻有親子關系中的情感聯結到位了,孩子在未來的學習、生活、社交等方方面面才能得到正向的發展。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