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於家庭教育的話題越議越熱。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多年來關注家庭教育話題, 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發聲。
朱永新曾說:『在所有的問題兒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們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們整個教育鏈的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
作為孩子啟蒙教師兼終身教師的家長們,到底該如何將正確的、科學的家庭教育進行到底?今天,小編為您整理了朱永新關於家庭教育的5點心得,一起來品讀!
1.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起點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心理科學已經發現,一個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問題,差不多都可以從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
所以,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來說,非常重要。
兒童的很多神奇之處、偉大之處我們還沒有認識到:兒童是怎麼認識這個世界的?兒童的個性又是怎麼形成的?我們必須承認這些問題沒有認識到。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由於對我們教育對象的不認識,造成了很多教育上的失誤。
很多教育方式是沒有根據的,隻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很多教育是沒有建立在對孩子真正的、科學的認知背景下,當然,有時是因為科學本身還不成熟。
我認為對兒童的基本認識,或者正確的兒童觀,是我們教育的一個起點,也是我們整個家庭教育的起點。
具體來說,怎麼教育兒童就是兒童觀,體現在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不同的養育方式以及對基本問題的看法: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數來;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這樣的觀念是有問題的,不值得提倡。
父母應該把兒童看作平等的人,有獨立個性的人,我們要自覺地意識到:尊重童年。
有了一種對孩子當下生活的尊重,對孩子本身作為人的尊重,我們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會變化。
2. 陪伴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
孩子來到家庭和你成為一個共同體,這就是人生的緣分,怎麼樣能夠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事實上我們知道,當孩子真正離開你的時候,你想和他在一起也很難了。
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
這一點我覺得是很關鍵的,為什麼呢?因為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說話,無時無刻不是在進行著交流和學習。
西方心理學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他們發現孩子的詞匯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在餐桌上交流的詞匯量直接相關。
你在談論政治,這個孩子可能今後對政治感興趣;你在抱怨,這個孩子可能就會充滿抱怨的情緒。
你在家庭發生的一切,都會對孩子產生直接的影響。
為什麼我們說要有親子共讀,要有親子之間充分的交流?我們很多父母都以為不要跟孩子多說話,沒有什麼意義,實際上你說的所有東西,即使他今天不懂,也都會成為構成他大腦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這會決定整個家庭是否擁有共同的命運,我們提出一個主張:共讀,共寫,共同生活。
基調就是陪伴,陪伴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3. 閱讀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保障
閱讀的種子是在家庭裡播下的。
《朗讀手冊》引用了一首詩:『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因為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閱讀是讓孩子有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從家庭開始的。
童年的秘密我們遠遠沒有發現,童書的價值我們遠遠沒有認識。
童書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都悄悄地藏在一個個人物、動物的命運裡,借此構建起孩子的價值觀。
最初的閱讀是親子共讀,是父母讀給孩子聽,因為孩子不認字,閱讀更多的是從圖畫入手。
兒童最初是通過圖畫認識這個世界的。
童書不僅有價值熏陶的作用,還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決什麼問題,都有相應的圖書,看了之後比說一萬句教訓的話都有用。
最重要的是,兒童時期一旦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今後會主動找書讀。
4. 教育不僅發生在校園,生活本身就是教育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能深刻體會到, 教育不僅僅發生在校園,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無論是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教育,還是更加重視家庭教育,每一個環節都能成為課堂。
用好這些課堂,不僅能讓孩子學到更多東西,對老師和父母來說同樣也是一種進步和成長。
這段時間是很難得的親子24小時在一起的時光,我認為知識性的學習不是很急的事情,現在應該以親子共同活動為主體,比如親子共同遊戲;共同去讀一本書,然後交流分享;共同去看一部電影,然後討論交流;還有父母和子女促膝長談等,這些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更有益。
我們特別鼓勵父母和孩子一起選取這次疫情中的一些現象為主題,比如,關於病毒、關於感恩、關於藥物等,完成一次共同的作業,共同查資料、共同討論,在疫情過去之後形成一份小小的研究報告。
這不僅將是一次有效的思維訓練,也將成為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珍貴記憶。
5. 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如今,我們的父母親往往就用一個標準——上清華北大哈佛的標準來培養孩子。
用一個標準一個模式去培養孩子,最後大部分人是失敗者。
這是當前社會焦慮的表現,是我們的社會評價體系出了問題。
很多人把上名校當作家庭、父母、孩子成功的典范,而我認為 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
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讓每個人找到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幸福。
當然這些不那麼容易評價,而是一種主觀體驗。
那些真正有幸福感的人的人生不是千篇一律的,他們都有不一樣的人生。
因此,我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人不斷成長,不斷超越自己,幫助人更幸福地活著,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這也是家庭教育的目的。
文中觀點及封面圖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