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0歲男孩的清晨,刺痛無數家庭,別再做『有毒』的父母。《網路文章》

導讀:在我們周圍很多的家長在照顧孩子成長的期間,總是想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擁有一個無微不至的生活環境。

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關愛簡直到了溺愛的程度,很多事情都希望自己親力親為,結果卻讓孩子成為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惰蟲。

而前段時間,一位嫁到日本的中國媽媽卻通過了網絡視頻的方式,展示了自己家裡10歲男孩的清晨生活方式,自己起床、自己準備早餐、出門上學前還會幫家裡把垃圾帶出去。

所有的事情做得調順有理,而這樣懂事的一個孩子,也刺痛了無數家庭。

我們原本想要培養的就是這樣一位孩子,卻不曾想自家的孩子卻在自己的溺愛中發展成了另一個模樣,孩子需要獨立,別再做『有毒』的父母。

一、及時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在很多家長的心裡,總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小,不能夠獨立應對生活中的種種事情,於是在孩子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是處於包辦式的狀態。

即使是孩子長大了,很多父母也無法全然放心孩子,無法相信他們擁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

然而,這種長久式的包圍和呵護,雖然能夠讓孩子更好、更健康的成長,但卻並不利於孩子獨立性的發展,也許現在對於孩子來說是有利的。

但長遠發展,孩子長大以後,就無法有足夠的獨立自理能力立足於社會,家長們應該及時培養孩子在生活以及心理雙方面的獨立性。

二、讓孩子掌握相應的生活技能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他們是能夠很好的完成一些與他們年齡相仿的生活技巧的,從吃飯、穿衣服、洗澡到獨自外出、做飯、購物等等。

這些生活方面的技能是需要家長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漸漸賦予他們的,而這些也是他們獨立生活的基礎。

所以,家長們平時不用事事都親力親為,如果遇到了小孩子能夠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多要求他們去為我們做點事情。

而在這過程中,小孩子能夠獲得足夠的成就感與自我肯定,並且他們也能在生活中逐漸掌握各種生活的技能。

三、賦予孩子自我的時間管理能力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準時起床、準時睡覺、按時完成作業以及學習任務的人,但很多孩子常常都是無法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拖延問題。

其實,這就涉及到了個人自律性的問題。

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賦予孩子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並且培養出固定的時間習慣,比如作息的時間點,學習的時間安排等等。

讓孩子擁有正確的時間觀念以及執行自己的時間安排,這樣孩子才能逐漸成為一個自律自主的人。

四、允許孩子犯錯,接受孩子會受傷的事實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們要允許孩子有犯錯的空間,沒有孩子是不會犯錯的,但是犯錯之後需要家長們的包容和糾正。

這樣,孩子才能意識到錯誤背後的結果,並以此為戒。

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過度的保護隻會讓孩子喪失成長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難免會遇到一些受傷或者挫折的時候。

與其過度的保護,不如讓孩子擁有自我保護以及獨立處理的能力,這樣孩子才會不懼怕受傷。

重要提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想要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強的人,那麼家長們就需要及時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賦予孩子相應的生活技巧以及自我時間的管理能力。

並且要懂得放手,允許孩子有犯錯的機會,並且接受孩子會受傷的事實。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小孩在家會主動幫忙做家務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