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敏感秩序期",壞毛病20年都改不了,沒抓住的父母很多。《網路文章》

每一個人的好習慣都並非是與生俱來的,家長們若想要讓孩子們獲得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們遵循著孩子的一個敏感秩序期,並且適當地給予孩子相關的引導或者糾正,這將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孩子的這樣一種敏感秩序期並非一成不變的,孩子在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特點,家長想要抓住對孩子的這份有效教育,就應該摸清楚各個不同階段孩子的特征。

小琴生有一個鬼靈精怪的女兒莉莉,每一天的莉莉都會給小琴帶來各種歡笑聲。

在小琴看來,小孩子那些讓人捉摸不透的舉動很是讓人感到好笑。

為了讓孩子的身體獲得更好的發育條件,小琴規定了莉莉每天晚上都要堅持九點半入睡。

在小琴兩歲的時候,她已經完全掌握了獨立更換衣服的能力,久而久之,她還固執地拒絕小琴幫她脫衣服。

每次上床睡覺前,莉莉脫衣服的時候都是遵循著從上到下的原則,先是上衣後是褲子,最後到襪子;一整套流程下來幹凈利落,莉莉脫完之後還會將它們整齊地疊起來放置在床頭邊。

然而,有一天莉莉跌衣服的時候發現缺少了一隻襪子,雖然當時已經到了和媽媽約定睡覺的時間,但是莉莉還是心急如焚地在房間裡面尋找襪子。

最後經過一番的尋找,襪子被找回來了。

接下來的事情卻讓小琴傻眼了,莉莉重新把襪子穿上,端詳了好幾秒之後,莉莉又把襪子脫下來,而後整齊疊好放會在剛剛脫下的那疊衣服旁邊。

看到孩子類似”處女座”的完美主義行為之後,小琴也被孩子給逗樂了。

確實,身為處女座的人們大概率都會有著完美主義的性格,這種性格很可能伴隨他們的一生;但是孩子的敏感秩序期並不是這樣的,每一個孩子都必定會經歷這一個時期,而這一個時期也是家長們最為有效地培養孩子習慣的時期。

那麼,肯定就有家長想問,孩子這樣一個階段一般從什麼時候開始?

其實,敏感秩序期的孩子也是有跡可循的

1.常見的行為

除了上述案例所提到的孩子為了完成脫襪子的任務而重新穿上襪子再脫襪子的行為外,生活中的孩子還會有很多”固執”的表現。

比如,和家裡人進電梯的時候,一般都要小孩先摁樓層,假若其中有家人搶先一步,孩子就會”罷工”鬧別扭,並且非要重新進一次電梯摁到樓層按鈕才肯罷休。

再比如,孩子在剝桔子皮的時候,家長若是強制性想要幫助孩子剝,那麼”被搶奪”的孩子就會憤怒地拒絕吃這個桔子,反而會提出再要一個桔子,然後自己再剝。

如此看來,像孩子出現這種個固執己見的奇怪行為時,很有可能就預示著孩子的敏感秩序期的到來。

2.當秩序被破壞的時候,孩子會哭鬧

每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就會意識到,孩子對於某些事情感到不滿。

在孩子們心裡,他們會認為這種秩序就是自己心中的儀式感,一旦被別人破壞,他們就會敏感地認為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奪走了,又或者是他人不尊重自己。

3.經常為了秩序而將事情推到重來

很多時候,孩子們重復地做同一件事,這在家長們的眼裡,認為孩子是在做著無用功,並且在浪費著時間。

但是這在於孩子心目中是很重要的事情,可能是因為孩子之前處理的時候沒有達到完美,從而才會選擇推到重來。

當孩子們走進敏感秩序期,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1.尊重孩子,主動維護孩子的秩序感

孩子在這一個階段,其實都是倚靠著自己的秩序感來給自己建立行為與規范,這時家長們的反應則是決定了孩子的習慣養成。

假若家長一昧阻止,那麼孩子便容易養成壞習慣;相反,家長的幫助和引導往往能夠輔助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

2.以身作則,建立規范

家長的日常行為規范同樣會影響孩子秩序的維持。

為此,想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首先就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3.幫助孩子建立規矩意識

在孩子這一段敏感時期,因為孩子敏感、固執的特性,他們做事情往往會堅持規范化的做法。

為此,家長與孩子共同建立規矩,並且引導孩子去堅持、遵守,能夠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今天的話題就到這裡,大家是怎麼理解孩子的敏感秩序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