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討厭的一種養老方式,表面享清福,實際日子可能越過越糟糕。《網路文章》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插畫 | 白露

子女養老仍是如今最普遍的養老方式,可是大部分的子女因為與父母的思維不同,工作又比較繁忙還擔心他們的身體不好,於是總勸爸媽好好在家休息,享享清福,其他事情不要多管。

但是這種被圈養的養老方式是很多父母最討厭的,看似是為了他們好,實際可能讓其晚年生活越過越糟糕,他們常常會感覺不被子女需要,也不被社會需要了,就像一個『廢物』。

兒子什麼都不讓媽媽操心,媽媽反而抑鬱

王奶奶已經退休十年了,這十年裡她因為身體狀況很好,於是和孩子分開住,平時就與其他老人一起旅遊,或者上老年大學,學習很多新知識。

如今兒媳婦生孩子了,兒子平時做生意很忙,王奶奶搬去與兒子兒媳一起居住,幫忙照顧孩子,但兒子為了妻子月子期間恢復更好還請了月嫂。

月嫂非常能幹,不僅將孩子照顧的很好,就連家務也包攬了。

王奶奶每天要做的事就是逗逗孩子,給他喂奶粉。

每次月嫂與兒子兒媳討論照顧孩子的方式時,王奶奶也想在一邊提出自己的建議,可兒子就是總會說:『媽,您不用操心,這裡有月嫂和我們就行了』

就連兩口子討論生意上的事時,王奶奶想給出一點自己的經驗,都被兒子拒絕。

這讓王奶奶覺得很生氣:『我今年才六十多歲,身體還硬朗得很,腦子也清醒,幹嘛把我當個什麼都不會做的老太太』

直到有一天,王奶奶主動出去給孫子買奶粉,結果買錯適用年齡,導致孩子腹瀉。

兒子責備地說:『不是讓您好好休息,不要管太多事嗎?』

這時,王奶奶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已經老了,什麼能力都退化,幹啥啥不行。

開始整天悶悶不樂,胃口也不好了,還生了一場病。

病好後,王奶奶提出自己回去住,兒子兒媳不放心她,讓她這段時間還是在留在這。

王奶奶卻說:『我在這裡什麼也做不好,還給你們添麻煩,不如回去等老』

兒子這才意識到母親一直不高興的原因,於是說:『您的孫子還需要你呢?現在他隻有您哄才願意睡』

王奶奶意識到自己的作用,終於開心了一點,後來兒子放手讓母親做更多的事,王奶奶的精神終於好轉了,事情也完成得很好。

王奶奶的兒子兒媳養老的方式就是一種很典型的『廢物式養老』,他們心疼父母前半生辛苦的生活,想在父母老了之後盡一點孝義,於是在物質上滿足父母,並且不讓他們多操心。

但子女的這種養老方式,就與如今很多父母養孩子一樣,隻關心他們的物質生活,從來不關心他們的精神需求。

可是這樣的養老方式會給老人帶來很大的傷害:

1、讓老人加速衰老

很大一部分人其實是非常怕老的,也不願意服老,當他們看到自己頭發變白,皺紋變多,走路的動作緩慢了,心裡是非常焦慮著急的。

特別是當孩子不要讓他們外出工作,隻在家裡做些簡單的家務、看看孩子,更會讓他們覺得如今的自己沒有自理能力、不能創造價值,隻有依附年輕人才可以生活。

這樣的生活方式隻會讓他們覺得被拋棄了,每天無所事事,隻能『等死』,長期下去他們的老年生活不僅過得不舒心,還有可能加速衰老。

2、讓老人過早的被社會淘汰

有的老人不願意服老,對社會的新鮮事物也有很大的興趣,想向自己的子女請教,但孩子卻說:『你知道這些有什麼用呢?』『這麼大年紀了就好好養老』『說了你也不懂』

現在的社會本就發展的快,老人在自己的領域工作太久,可能與一些新鮮事情脫節,如果孩子也不願意教導,這會導致他們被社會淘汰得更快。

子女如何不讓自己的父母陷入『廢物式養老』?

1、尊重父母的工作

很多老人退休後不甘心待在家裡養老,可能會出去找份工作,即使比較辛苦,他們都願意做。

但是孩子會心疼和不認同,進而阻止他們。

這很容易讓父母覺得自己沒有用了,陷入焦慮與恐慌中。

2、鼓勵父母繼續學習

人到60歲之後學習能力會慢慢地退化,如果這個時候老人生活裡隻有看電視、看孩子、做家務,可能使腦部的功能退化得更快,如果父母有學習的欲望,子女要給予支持和幫助。

如果父母不想學習,子女也可以幫助他們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時,研究表明,到老年後依然還思考的老人,患老年癡呆症的概率也更低。

3、尊重父母的感情生活

有的老人很早就喪偶了,想在自己老年時找個伴,但是一些孩子為了自己利益或害怕父母被騙,於是強硬地阻止父母交友,而他們又沒有時間陪伴父母,這會讓父母的晚年生活更加地空虛。

即使是老年人也有追求愛情的權利,子女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