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孩被奶奶折磨致截肢,真相揭發父母瞬間崩潰:怎麼下得了手……。《網路文章》

文 | 媽隊

來源 | 畫啦啦少兒美術《ID: hualala61》

『父母為主,老人為輔』才是育兒的正確王道!——軒軒媽

昨天,閨蜜小敏向我哭訴:她和婆婆終於鬧翻了!

自從3個月前,小敏生下二胎後,婆媳在帶娃這件事上,就摩擦不斷。

這次,婆婆執意要讓小寶睡灌滿大米的硬枕頭,堅信『扁頭是福』。

但小敏用科學來反駁,認為這樣做不僅影響孩子五官發育,更可能導致腦結構錯位和受限。

左邊:扁頭 右邊:圓頭

可固執的婆婆哪裡聽得進,斥責小敏是故意跟自己過不去,於是倆人便吵了起來。

這幾年,我身邊不少家庭也因為隔代教育的問題,戰火不斷。

今天為了孩子該不該斷奶,爭得面紅耳赤;明天為了孩子上公立還是私立學校,鬧得不歡而散。

據2018年研究數據表明,全國有近1800萬『老漂族』,其中專程來幫子女帶娃的比例高達43%!

這本該是一家團圓的好事,誰不想過得一團和氣?

但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進步和細化,隔代教育所產生的分歧卻越來越嚴重,使得兩代人在育兒上不斷產生摩擦。

不良的育兒偏方

坑慘了無辜的孩子

微博曾有個熱門話題【迷惑育兒行為】,其中就有許多老一輩的育兒偏方,令我瞠目結舌:

有的長輩喂孩子吃活蝌蚪,說可以清熱解毒,強身健體……《確定不是細菌感染拉肚子嗎?》

為了防止小孩晚上哭鬧不止,頭戴親媽內褲竟是獨門妙招?

大家可別以為這些隻是網上的搞笑段子,它們都是真真實實存在的!

奶奶把孩子的第一泡屎抹在孩子嘴裡,用來防黃疸。

老公小時候被燈芯點燃過肚臍,說是可以……

都2020年了,還有人堅信:童子尿包治百病?

雖說這些育兒偏方,都是長輩的一番苦心,但如果不及時去其糟粕,繼續盲目使用的話,隻會深深傷害到孩子!

有位媽媽就哭訴:女兒才出生20天,就被婆婆硬生生擠乳頭擠到發炎!

甚至前兩年,有個9歲女童被防盜門夾傷手指,奶奶聽信了偏方,用花椒粉抹在傷口上止血。

結果血是止住了,傷口卻嚴重感染,不得不進行截肢!

這樣的結局,令人唏噓不已!

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他們太脆弱了,容不得我們大意。

哪怕老一輩的育兒方式,存在一丁點不妥,我們都必須及時勸阻。

否則,最後這些錯誤的育兒偏方,將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老人的隔代溺愛

成了育兒的『絆腳石』

其實,在隔代教育引發的沖突中,老一輩的育兒偏方還隻是冰山一角,有更多的難題令當代父母頭疼。

最典型的『沖突』,莫過於【隔代溺愛】:老一輩對孩子萬分寵愛,樣樣順從,可父母又擔心孩子會被寵壞。

比如我從小教育孩子,不能亂吃零食,別天天抱著個手機平板看,要有禮貌懂分寸。

可去年暑假,把孩子送回公公婆婆家,才半個月就徹底變了樣:

零食、垃圾食品隨便吃,吃飯還要看電視『配飯』,一個不順心就亂發脾氣,儼然被寵得像個『小皇帝』!

寵愛固然是好事,可凡事都要有個『度』。

不分對錯一味地去滿足孩子,這樣做根本不是愛,是害!

更何況,這種無底線的溺愛,會直接幹擾到父母對孩子的正確管教

之前就有這麼一則新聞,6歲兒子搗蛋不聽話,媽媽便揍了孩子,奶奶心疼護孫,與媽媽起了爭執。

結果,孩子一看有人袒護自己,原本怯生生的眼神開始變得兇狠,死死瞪著媽媽。

看著辛苦教育的兒子,因婆婆一句話而跟自己『反目成仇』,媽媽一氣之下,拿刀捅了自己整整7下!

不禁想起,李玫瑾教授多次強調:被老一輩溺愛的孩子,性格容易出現『兩面派』。

譬如,放學回家孩子顧著玩,不寫作業。

老人通常會心疼孩子,任由他們去玩。

孩子一看老人順著自己,就會願意親近老人,把他們當成靠山後,更容易為所欲為。

而父母認為先寫完功課,想玩再玩,這與孩子的意願相駁,所以孩子會覺得父母總是找茬,與自己作對,就產生了反感的情緒,繼而不聽管教。

由此看來,老人的過度偏袒,勢必將成為父母育兒路上的『絆腳石』,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大、無法無天。

而那些令人頭疼的熊孩子,不正是有著這些性格特征嗎?

隔代教育分歧

影響整個家庭的關系

對於隔代教育鬧出的分歧,或許很多家長都會意識到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卻往往忽略了,對整個家庭關系的深遠影響。

在《我家那小子》節目中,武藝說過,從小他就成長在一個不和諧的家庭中。

奶奶跟媽媽處得不好,導致爸爸媽媽的關系也很差,經常吵架,這給他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陰影。

而這種由於關系錯位,導致的家庭矛盾絕非個例。

上海七寶有一對翁媳,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大打出手,甚至驚動了警察。

原來,公公覺得兒媳的教育方式太過粗暴,不忍心孫子受委屈,揚言『見她一次打一次』。

記得當時在評論區,就看到一條紮心的留言:

『孩子在這樣水深火熱的家庭中,怎麼可能心智健全,快樂長大呢?隻會過得戰戰兢兢吧』

是啊,孩子還那麼小,怎麼會搞得懂大人間的勾心鬥角?他們是如此的敏感脆弱,甚至會將家庭的不幸,歸結到自己身上。

正如心理學家李子勛說的:好的教育,就是好的關系。

沒有和諧穩定的家庭關系,沒有統一有序的教育方向,孩子註定會淪為父母與老人間爭奪的棋子,成了最終的犧牲品。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令我記憶猶新:有哪些好的家庭教育的例子。

當中高票當選的,並不是多麼先進高超的方法,卻能溫暖無數人的心:

他們的父母未必一輩子不吵不鬧,但相敬如賓,遇事不互相指責,家庭氛圍是充滿溫馨的;

他們的媽媽和奶奶不一定親如母女,但是媽媽對奶奶的尊敬,奶奶對媽媽的關心,一點也不少。

他們的父母未必一輩子不吵不鬧,但相敬如賓,遇事不互相指責,家庭氛圍是充滿溫馨的;

他們的媽媽和奶奶不一定親如母女,但是媽媽對奶奶的尊敬,奶奶對媽媽的關心,一點也不少。

深以為然。

良好的家庭關系,是維系一家人的重要紐帶,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所在。

歸根到底,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既然出發點是一致的,為什麼不能心平氣和好好聊聊呢?

要知道,隔代教育並不是一場兩代人的博弈,不用非爭個輸贏。

整個家庭其樂融融的樣子,才是孩子對於這個家最美的回憶,最好的向往。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手表定律』:

最初猴群裡有一隻手表,大家作息規律,有手表的猴子就是權威,一切由他說了算。

可當猴群裡有了第二、第三隻手表,且每個手表的時間不一致時,猴王就沒了威望,猴群開始混亂。

反觀育兒過程中,也是同理:一旦出現多個不同的教育意見,孩子就容易無所適從,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好。

為此,隔代教育的解決核心,無非就是『平衡』二字。

1、『父母為主,老人為輔』:

縱使老人能給予再多的愛,也抵不過父母的親身教育。

加上媽媽在生理上與孩子連接更緊密,所以媽媽理應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這時,其他家庭成員就要多配合媽媽,杜絕唱雙簧。

比如媽媽不給孩子吃太多糖,其他大人就該告訴孩子,糖吃多了會蛀牙,到時候會疼得吃不下、睡不著。

記住,站在統一戰線去教育孩子,才能事半功倍。

2、私下調解,取長補短:

在隔代教育中,婆媳矛盾往往是重點。

所以身為一家之主的丈夫,應該做好『潤滑劑』,從中多多調和,也替對方說說好話。

反之,如果自己和婆婆硬杠,隻會兩敗俱傷。

畢竟兒媳對婆婆天天講育兒經,婆婆難免會認為媳婦看不順自己,專挑刺,從而產生矛盾。

因此,這時我們不妨借助書籍、電視,或專家科普等等,傳達新的教育理念。

而我們也要多虛心向老一輩請教,如果不是嚴重的分歧,我們大可睜一眼,閉一眼就聽從老一輩算了。

總而言之,切忌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不但容易激化不必要的矛盾,而且會傷害到無辜的孩子。

最後,把《別以為你會愛孩子》中的一段話送給你們:

好環境是傳遞愛的溫床。

環境的好壞不以物質多寡或檔次高低為標準,也不以給予了孩子多少關注與陪伴來衡量,而以「關系」 好壞為重心,以是否適合孩子為準繩。

好環境是傳遞愛的溫床。

環境的好壞不以物質多寡或檔次高低為標準,也不以給予了孩子多少關注與陪伴來衡量,而以「關系」 好壞為重心,以是否適合孩子為準繩。

點亮【在看】,願我們協同努力,為孩子營造出一個安定和諧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每每想到這個家,都能心頭一暖~

作者:媽隊,畫啦啦少兒美術《ID: hualala61》,每天分享藝術啟蒙幹貨,寶媽的育兒神器。

有書少年經授權發佈。

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