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競技場』?中國父母不願認輸,兩種惡果你家娃正在承受。《網路文章》

執筆:陳芳

主編: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如今家長群的作用已經不單單是為了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以及與老師進行溝通,而是內部競爭的場所,在這裡,家長們成為競爭者,而孩子則是他們的競品。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王姐講述心酸經歷:家長群成父母『競技場』

我女兒今年上小學二年級,本來我想就按照孩子興趣給她報了個畫畫班,她學得也挺開心。

但是前兩天老師在家長群中發了成績單,女兒英語成績竟然在倒數,而鄰居家的兒子卻在第一名。

本來我想孩子還小,過段時間就好了,慢慢來總會趕上的。

誰知道家長群中一堆家長跳出來說自己的育兒心得,其中就有鄰居,她在群裡說道:『你們報了輔導班嗎?我家孩子經過學習可是大有長進,再不報可會耽誤孩子的學習』。

其他家長也紛紛附和,表示立刻給孩子安排上,果然一周之後班上的孩子都報了,除了女兒,最後在她的要求下我也不得不報了。

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更多的競爭還在後面……

產生競爭的原因

其實,這種現象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了,並且成為一種趨勢,被人們稱之為『內卷』,這種情況存在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孩子來講就是學習的競爭。

一個孩子領先,其他孩子都要追上,然後回到同一水平線。

想要再次領先,必須要追求更高的標準,這樣一層一層上去,導致標準不斷提升,需要做出的努力也就更多。

而家長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於人後,一旦有人加碼,其他人也會趁勢追趕,也就造成這種競爭更加激烈,說白了就是一種攀比和從眾心理。

不良競爭帶來兩種惡果,你家娃正在承受

1、惡性循環加重

說起這種競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無限循環性,無論做得多好,總會有人在你的標準之上進行加碼。

舉例而言:

以前我們需要上初中才學習的內容,如今小學生就已經能夠熟練掌握,而大學需要學習的內容甚至在高中時期就已經完成。

2、壓力巨大,焦慮加深

在這種情況之下,深受其害的首當其沖是孩子,因為所有的負擔他們都是直接承受著。

『小學生暑假上10個輔導班』、『為了考試得第一名,每天寫作業到凌晨2點』等事件都已經很常見了,家長們在這種競爭中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和精力而已。

調查顯示:如今家長在教育上的花費占家庭總開支的十分之七,同比增長10倍以上。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鉚足了勁兒全心投入孩子的教育的情況出現,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家長在這種教育模式下產生的濃重的焦慮感。

面對不良競爭,家長應該怎麼做

即使很多家長深陷『內卷』之中,難以自拔。

仍然有一部分家長保持清醒,成為家長群中的『失敗者』,可是他們的孩子卻贏得漂亮。

主要是因為他們做到了這幾點——

1》 拓寬眼界

這一點對父母和孩子都很重要,因為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發展高度。

很多人會陷入內卷都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滿但是由並不知道如何改變,於是隻想著超越身邊的人來獲得成就感,然而走向更廣闊的天空,隻會再次陷入這種彷徨之中。

想要跳這種困境,必須拓寬自身眼界,不將孩子圈養在方寸之間,而是讓他走向屬於自己的未來,對於他們的眼界也應該從小培養,不要讓他們自己陷入這種無用的競爭。

2》全面發展

如今,對一個人的評判標準早就不是單單的『以成績論英雄』了,但是很多父母仍然沒有意識到,這就導致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出現偏差。

事實上,德智體美勞、談吐、情商等都是評價一個人的重要標準,因此應該註重全面發展,不可以偏概全,執著於某一個方面。

3》獨立思考

很多人會陷入這種競爭都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被從眾人心理所牽引,然而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因材施教的意義。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如果全部以統一的模式進行培養,最後隻會造就一批『機器人』,造成人才過於飽和最後競爭再次循環。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應該做到獨立思考,知道他們喜歡做什麼、適合做什麼、能做什麼,而不是按照別人的規劃走,畢竟世界上的路那麼多,走到屬於自己的路上才能更快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