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舒
本文由|夏天的陳小舒《Shu_DrChen》
為什麼有些『熊孩子』,父母不是不管,也學習了很多育兒文章和書籍,能用的方法都用了,就是沒有效果呢?
朋友家五歲的男孩,天天被幼兒園老師告狀,以前老師說得很委婉,上禮拜直接告訴我朋友說:『現在班裡已經沒有小朋友和你兒子玩了』朋友說:『以前老師告狀,說他不分享,或者打了其他小朋友,我都覺得還好,這次聽到沒有人和他玩了,我當時覺得五雷轟頂』
朋友說,他兒子其實非常聰明,很有語言天分,是很會察言觀色的孩子。
悟性高,教他什麼,一點就通。
在家裡,討人喜歡的時候,是真討人喜歡,但是熊起來,也不含糊。
這個小孩從小主要是奶奶帶大,朋友夫妻倆工作都比較忙,但周末一定會陪孩子,送他去興趣班,工作日下班回來,也一定會抽空陪孩子玩一會兒。
盡管如此,孩子似乎從小就非常沒有安全感,比如不讓媽媽抱任何別的孩子,不許媽媽照顧別人,隻能對他一個人好。
朋友在教育小孩這件事上,最大的困惑是:『不管我們做什麼,不管我們怎麼教,他還是表現得完全以自己為中心,不合心意就歇斯底裡,或者討好、要挾、用武力去解決』
這個故事是不是很熟悉?我其實特別特別想說,對於父母並非不管,卻『管不了』的孩子,與其說他是被『寵』壞,不如說他是被長期忽略了。
當我們管了,卻沒有用的時候,可能就需要拋開以往的經驗,從新的看待每一個問題,去將之分解。
真正耐下心來,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不要站在對立面,想著去懲罰他,而是該想著,如何去幫助他,變得更好。
分享一些我的看法,給大家參考。
1
把孩子的每一次壞行為,
都視作一次教育的機會
很多總是打人的孩子的父母都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就是隻幹預孩子的『大毛病』,比如把別的孩子惹哭,或者讓大人生氣的事,卻忽略了一些細小的不良行為。
『小孩子就是這樣』,『有點小摩擦在所難免』,『ta不是故意的』,『ta是以為這個小朋友要拿ta的玩具所以就推開她』……
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總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會錯過很多教育的機會。
最可惜的就是在那些小摩擦的時候,沒能非常嚴肅地、態度堅定地告訴孩子,這種行為絕對不可以。
然後溫柔地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說、怎麼做。
生活中有無數的小狀況,在這些實踐中,我們可以教會孩子如何識別去惡意、善意、無意……教孩子去辨別一些細微的情緒、行為動機,做出適宜的反應。
比如,『剛才那個小朋友是很開心地在玩,沒有注意到你,所以不小心碰到你了。
別人沒有惡意的時候,沒有必要生氣哦~你可以大聲提醒她:嘿,你擠到我了!不用推她哦』
把每次一孩子犯錯,都當做是教育和成長的機會,而不是想要甩開的麻煩。
另外,很多習慣性動手解決問題的孩子,生活中都會打自己的家人。
如果你總是笑著包容孩子情緒上頭時的小打小鬧,孩子就會持續不斷地這樣做,而不會努力去控制自己的行為。
這種時候,哪怕不痛,也應該立即嚴肅起來,抓住孩子的手,立即制止這種行為,並告訴孩子不可以動手。
2
如果我們都對孩子沒同理心,
那怎麼去教他換位思考
在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為的時候,最重要的一步是讓孩子意識到『為什麼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雖然很多時候,孩子看上去都不可理喻、莫名其妙,但其實所有的不良行為都是有原因的,識別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才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一步。
但有時候大人太急於解決眼前的問題了,隻管當下讓對方孩子和家長滿意,而沒有真正了解孩子面對的問題——做錯事可能是情緒發泄,也可能是不知道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我家隊友曾經就是一個反面例子,在妞妞犯錯的時候,他會非常生氣地說:
你為什麼要這樣?!
你不開心就可以打人嗎?
什麼你不知道!不知道就可以……嗎?
孩子可能用錯誤的方式宣泄情緒了,但得到的是你對她宣泄情緒。
情緒問題上,負負不得正。
想要讓孩子更有同理心,不作出傷害他人的行為,不是簡單粗暴地讓孩子去體會『同等的痛苦』:那我不高興,也打你,你試試看?
想要孩子有同理心,我們應該對他們有同理心,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明白你的感受,我知道你很煩躁,我懂你的害怕。
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後,你可以把剛才發生的事描述一遍,幫孩子把他的情緒說出來:『酒酒太著急了』,『因為酒酒很想要這個玩具』,『這讓你覺得很煩躁』
先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再告訴他,應該怎麼做:當我們感到煩躁、生氣、憤怒、妒忌、害怕時,我們不應去傷害他人,而應該……
我覺得大多數時候,每一次壞行為都應該有一個終結,比如孩子最終道歉《可能需要很久》,或者做點什麼來彌補。
3
不急於道歉,
不真誠的道歉毫無意義
有一些爸爸媽媽習慣於讓孩子打人後,馬上道歉,但是孩子也是要面子的,而且可能孩子當下還有情緒在。
這個時候讓他道歉,別說小朋友了,任何一個正常人的本能反應都是:
認為自己沒做錯:沒有做錯卻要道歉,這簡直就是屈辱!
拒不承認:雖然我做錯了,但是被迫道歉《因為沒面子》。
以前我總為道歉這事,跟隊友意見不合。
隊友會很兇地威脅孩子道歉:『你錯了沒有?!說!你錯了沒有?!快道歉,不然就別玩了,馬上回家!』
道歉,為什麼時候都不晚,但是我們希望孩子能真正認識到自己做錯了,而不是僅僅屈服於當下的你,心不甘情不願地說聲『對不起』——這種道歉對犯錯的孩子毫無意義,也不能真正安慰到被欺負的孩子。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和隊友吵架的時候,對方迫於形勢的道歉是不是能夠安慰到你?是不是會覺得『口頭上道歉,但是內心根本不覺得錯了』,反而更讓人生氣?
不如我們先替孩子道歉,再多花一些時間來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
妞妞和小酒時常會有小打鬧,我讓兩歲的小酒給姐姐道歉,通常都會花很長的時間的解釋。
解釋還不夠,有時候可能要過小半天,酒酒才能放下自己的面子,最後去跟姐姐道歉。
道歉其實也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應該怎麼彌補過錯,比如,我們可以分享一個玩具給姐姐?比如買一個新的玩具賠給其他小朋友。
4
讓孩子明白,
沒有什麼會改變我們對他的愛
我發現小朋友在犯錯的時候,大人保持情緒穩定特別特別重要。
因為我們在發怒時,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應對我們的情緒上了,反而忽略了事情本身。
此時孩子的關注點是,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而不是我做錯了。
小朋友其實會很害怕,自己做錯事,爸爸媽媽是不是就不喜歡我了?我表現得沒有XX好,媽媽是不是會喜歡像他那樣的孩子?
但是怎麼把握寵壞孩子和給孩子足夠安全感的界限呢?
我覺得分兩部分,一方面不忽略孩子犯的小錯,也不容忍孩子欺負他人/家人。
另一方面,就算你平時已經對孩子表達了一萬次愛,在孩子犯錯後,再一萬次地告訴孩子,無論你做什麼《比如打人了》,也無論我做什麼《比如批評了你,或者誇獎別人了》,媽媽依然愛你。
你看,前文提到的那個朋友都已經因為孩子的行為,對孩子感到失望,感到討厭了。
孩子會因此『改邪歸正』嗎?不會,孩子更可能因為媽媽的這種態度破罐子破摔。
讓孩子獲得安全感,也不是我們隨叫隨到、要抱就抱,專屬孩子。
在戀愛關系裡,我們都很容易知道極端的占有欲是不健康的,在親子關系裡,要求媽媽隻圍著自己轉,同樣不健康。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幾乎每天都要面對孩子爭寵,尤其是小酒,不到三歲,正是黏媽媽的年齡。
每天,我給給姐姐吹頭發的時候,弟弟就會抱著我的大腿,一直帶著哭腔求抱抱。
但除非有其他人來幫忙,我從來沒有答應過他。
我會告訴他:媽媽很想抱你,但是我要幫姐姐吹頭發,不然姐姐的頭發濕得滴水,會把衣服、枕頭都弄濕,會很不舒服。
在孩子因為你對其他人好『吃醋』的時候,隻需要溫柔地告訴孩子,你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不是因為不愛他呀。
如果你誇別的孩子,幫助別的孩子,小朋友生氣,也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告訴她:不管怎麼樣,媽媽最愛的都是你。
把愛說一萬遍。
給孩子安全感不是『我隻屬於你』。
安全感還是來自於你長長久久的愛的關注,能夠注意到孩子犯錯,每一次都幫助他;在孩子犯錯時愛他,在孩子『自私』時愛他。
5
多用同理心,
而不是獎懲讓孩子做出友善的行為
在生活中,我觀察到一些小朋友在交朋友時,喜歡『談條件』:如果你……,我就……。
雖然看著他們小大人的樣子,很可愛,但這並不是非常友好的交往方式。
如果我們總是用獎懲來約束孩子的行為,孩子也會學著用獎懲去『交朋友』。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都在獎勵和懲罰上,也不利於他們理解一件事情『為什麼』要這樣做,背後的邏輯更重要。
為什麼我們要分享玩具?因為這樣我們才有可能也玩到別的孩子的玩具,並且交到好朋友,可以一起玩,有更多玩具,也有更多樂趣。
鼓勵孩子慢慢邁開那一步。
比起孩子是不是馬上接受、樂於分享,更重要的其實是,孩子是不是有對的動機去分享。
寧可他們不分享,也不要他們以錯誤的動機去做對的事。
寧可他們的成長慢一點,穩一點。
當然行為的自然後果,僅靠我們說還不夠,一些時候也需要讓孩子自己去體會。
比如不和別的小朋友分享,也就不能享受他們的玩具、食物,就隻能孤零零地一個人玩。
很多好的行為,以及好的社交的基礎,都應該是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幫助孩子體會他人的感受,能讓他們主動地做出友善的行為,變得又暖又甜。
多和孩子分享感受,少用獎懲;在跟孩子讀繪本時,討論角色的感受,也是培養同理心的方式;在孩子和同齡人相處的時候,多觀察,多引導,讓孩子去體會他人的情緒。
6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到』
尤其是做出壞行為的時候
一些心理學家會認為,孩子的頑皮是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在那些屢教不改的孩子身上,可能真是這樣——他們不被理解,不能被大人『看見』,所以隻能用做壞事來獲得大人的注意力。
因為壞的關注也好過『沒有關注』。
記得有一段時間,妞妞的一個朋友M總是打她,也不重,就是生氣就輕輕拍打。
妞妞被打生氣,不和她玩後,M就會用好吃的來『和解』。
而每當這個時候,M的家人就會誇獎她,哇好棒呀,M學會分享了!
我有些為孩子感到難過,這不是真正的分享啊。
這個時候的表揚,其實是大人根本不懂她。
孩子錯誤地認為這是一種值得鼓勵的行為,『聰明』地繼續運用了『大棒+糖果』策略,但賄賂的方式交不到真心的朋友。
有些時候,一個小小的行為背後,可能是系統性的問題,而不是這一件事做得對或者不對。
如果你沒有用心去看,真正看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失去了幫助她更好成長的機會。
妞妞被打,其實不是多大的事,一是不痛,二是孩子沒有心靈受傷,三是我們都有看到並教她該如何處理,她也漸漸處理得挺好。
妞妞被打,所有人都會幫助她,然而打人的孩子,卻很難得到真正的幫助。
因為忽略往往是系統性的,從細微的小事開始,忽略無傷大雅的壞行為,忽略孩子的情緒,忽略孩子愛的需求《或者錯誤地表達愛》……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對孩子多長一雙眼睛,看她他們行為的同時,也能看到真正看到他們內心的需求,別讓忽略帶來持久的傷害——這種傷害,既是對他人的,也是對孩子自己的。
完整地『終結』每一次錯誤,我總結出了六個步驟,希望對你有用:
1. 遇到壞行為,無論多小,立即終止這種行為《手動終止》;
2. 立即替孩子道歉《也是示范》,安撫被欺負的孩子;
3. 如果不嚴重,就告訴/示范孩子該如何做;如果是比較嚴重壞行為,就不要再讓孩子繼續玩了,帶走,方便冷靜和溝通;
4. 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後,跟孩子復盤事情經過。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解釋為什麼不能這樣做,應該怎樣做;
5. 讓孩子道歉,或者做出彌補的行為《一起做》;
6. 為孩子的勇敢承擔責任鼓掌,告訴孩子,你愛他,仍然愛他,永遠愛他。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發生什麼,你都愛他。
願每一個調皮的孩子都能得到溫柔對待。
來源:夏天的陳小舒《Shu_DrChen》小舒是澳大利亞公共衛生博士,從事幼兒健康科研工作,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這裡有靠譜又實用的育兒科普,也有國際主流的育兒理念,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吧!原文標題《這麼說吧,我不覺得有『屢教不改』的熊孩子》轉載已獲授權。
編輯: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