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致幼兒園34名師生腹瀉,2幼兒病危!1招提防這種致病菌。《網路文章》

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成都一所幼兒園發生的『4個孩子吃蛋糕,竟有34名師生腹瀉發熱,還有2人被下病危通知』事件嗎?

圖片來源:財經網

原來幼兒園在外購買的生日蛋糕中,沙門氏菌檢查呈陽性,導致了師生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食源性致病菌,易在禽畜肉類、雞蛋、乳類及其制品中繁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不僅夏天常見,秋天同樣是高發期!感染後會患傷寒、副傷寒、食物中毒、敗血症等。

今天,科大大一文說清「沙門氏菌」!看看生活中哪些行為可能滋生沙門氏菌?如果沙門氏菌感染,又該如何治療和護理?

1

4個小習慣,沙門氏菌大量滋生!

「沙門氏菌」離我們的生活很近。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生活中容易忽視的小習慣,都能導致沙門氏菌大量滋生!

✘ 習慣一:把冰箱當作儲物櫃,所有食物都往裡面放

不少人認為,冰箱不僅是可以降低食物溫度,更是一個安全的『食品保鮮櫃』,可以有效防止食物中的微生物滋生。

但細菌有嗜冷菌、嗜熱菌等多種,更有很多細菌可以在冰箱中生存。

所以,定期清潔和日常整理冰箱,尤為重要。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而且,變質的肉類、蛋類、奶產品以及涼拌菜、剩菜剩飯等,這些變質的食物易滋生沙門氏菌。

最好給寶寶食用新鮮食物,每餐吃多少做多少,不吃剩飯!

✘ 習慣二:剩飯剩菜放涼後,再放冰箱

大家都知道,飯菜吃不完放冰箱,但在『要不要等食物涼了再放冰箱』這個問題上,有著重大分歧。

今天,科大大給你標準答案:任何食物,只要你不打算立即食用,越快送進冰箱越好!

因為沙門氏菌,最適合增生溫度為37℃,在20℃以上就能大量繁殖。

但食物放冰箱也有講究哦!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 習慣三:家裡砧板隻有1個,生熟食品不分開

生的食材中帶有沙門氏菌幾率高,因此,當處理生的肉和蔬菜,一定要和熟食分開,使用單獨的刀、案板等器具。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想遠離沙門氏菌污染,並不隻有『生熟分開』那麼簡單,下面這些也要牢記:

各種生肉都可能成為污染源,要跟其他食物分開存放,以免滲出血水污染其他食物。

拿過生肉和生雞蛋後,先洗手再料理其他的食材。

接觸過生肉和生雞蛋的砧板、菜刀、盆、盤子等仔細洗凈,不能直接盛放直接入口的食物。

✘ 習慣四:食物清洗不幹凈,蛋肉隻煮7分熟

七分熟的溏心蛋、牛排,是不是光聽上就很美味?

但其實,他們都沒完全達到殺菌的溫度!

100℃ 沙門氏菌立即死亡 70℃ 經 5 分鐘 65℃ 經 15~20 分鐘 60℃ 經 1 小時即可被殺滅

蛋黃是在 68℃ 左右開始凝固,而溏心蛋的蛋黃仍是半液體狀,像蛋酒、日式火鍋的生雞蛋蘸料,石鍋拌飯上的半熟蛋、自制蛋黃醬、提拉米蘇、自制冰激凌中,也含有生雞蛋的成分,寶寶最好避免食用。

沒熟的食物最容易滋生沙門氏菌,但經過高溫燉煮的食物中,幾乎沒有沙門氏菌。

所以,高溫烹煮就是最好的殺菌方法。

下面這位王先生,就是因為吃了沒有完全加熱的豬蹄,導致沙門氏菌感染引起食物中毒!

圖片來源:青年時報

所以,在使用微波爐烹煮或再次加熱食物時,一定要使食物內外達到一致的溫度,避免『外熱內冷』。

可見,就是我們日常忽略的小細節,就導致沙門氏菌大量滋生,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如果不幸感染沙門氏菌,我們該怎麼辦?

2

1做1不做, 病情早恢復!

沙門氏菌中毒的症狀主要以急性腸胃炎症狀為主,潛伏期一般為4至48小時。

大多數情況下,疾病會持續4至7天,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大部分情況,症狀相對輕微,在無需治療的情況下,一到兩周就能康復。

但5歲以下兒童、65歲以上老人或免疫力有缺陷者可能病情更嚴重。

如果不慎被感染,一定要記住 『1做1不做』口訣,避免耽誤病情!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沙門氏菌常見的治療方案為以下兩種👇

對症治療

輕度脫水:口服葡萄糖溶液或補液鹽

嚴重脫水:靜脈補液

持續高燒:需要口服退燒藥

抗菌治療

對於新生兒、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嚴重者等人群,則需立即就醫,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

沙門氏菌感染時間較長,家長應該如何照顧寶寶,幫助盡快恢復健康呢?

⇨觀察身體情況,加強護理。

⇨飲食以流質為主,鼓勵寶寶盡量多次喝水,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飲食量。

⇨最好臥床休息至熱退後1周,才能逐漸增加活動量,預防腸道並發症。

⇨不宜食用容易產生腸脹氣的半流質飲食,如蘋果、芒果、櫻桃、蜂蜜、韭菜、豆漿、牛奶、馬鈴薯、紅薯等難以消化吸收、產生脹氣的食物。

⇨不要食用生冷、膳食纖維含量過多《如蘆筍、梨、玉米、蕎麥等》、不幹凈、不易消化的食物。

雖然沙門氏菌早已被人類醫學攻克,家長們不用擔心有後遺症!

但我們一定要確保食物幹凈衛生,這樣,寶寶少受罪,媽媽不擔心!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