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從小就有所體現,家長要及時引導。《網路文章》

執筆:張蒙

定稿:蘇子後

不少家長都有『讀書是唯一的出路』的想法,所以從小就給孩子施壓,督促他們努力學習,將來才有可能出人頭地。

但父母卻經常容易忽略一點,孩子究竟是不是讀書的料?能不能在學習上取得一番成就?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讀書是一條出路,但並不是唯一的路,著名教育專家李玫瑾曾說,如果孩子身上有這幾個特征,說明他並不是讀書的料,上幼兒園就能看出來。

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主要看三個方面

1、自制力強不強

讀書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到事情,絕不是三分鐘熱度就可以有所成就的,如果孩子的智商差距並不大,那麼要想取得好成績,就得靠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超強的自制力。

有些孩子雖然表面上看上去聰明過人,但自制力很差,管不住自己,上課愛開小差,放學了先玩再寫作業,這樣很難養成注意力集中,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成績通常也好不到哪裡去。

2、思維邏輯能力是否突出

即便孩子還小,也能在思維邏輯上看出一二,比如,能分辨兩隻鞋子的左右,穿衣服的順序等等,這些都是邏輯能力強的體現。

這類孩子在學習上一般會有突出成就,學習時能迅速弄清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運用時也比邏輯理解能力差的孩子更得心應手,尤其是在數學理科上體現得更為突出。

反之,對事物關系區分不清,思維邏輯能力不強的孩子吸收知識點的速度就相對較慢,反應也比較遲鈍,學習上很難拔尖。

3、專註力好不好

專註力好的孩子上課坐得住,能完全集中精神聽老師講課,跟得上老師的思路,通常在孩子三歲時就有所體現。

孩子的專註力全靠父母後天的培養,如果在3歲左右能自己安安靜靜玩玩具,保持長時間的專註,將來讀書成績也不會太差。

而從小好動,仿佛有『多動症』的孩子卻很難集中注意力,上課時容易走神,也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成績當然不理想。

家長應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1、 鍛煉孩子的專註力

孩子的專註力全靠父母後天的培養,雖然學習成績在上學後才有所體現,但專註力卻在小時候就可以看出。

一般來說,4歲左右的孩子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在15分鐘左右,家長可以多陪他們玩一些需要專註的遊戲,或者堅持讀15分鐘的繪本,一步步訓練孩子的專註力。

2、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孩子的成績與知識面有關,知識儲備越多,見識越廣泛,成績一般也不會太差,所以,父母應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陪他們看看書,讀讀繪本。

孩子的閱讀面廣了,平時的知識積累多了,自然在學習上比其他孩子有更突出的表現,畢竟學習裡學到的東西都是有限的,掌握在自己的腦海裡才是自己的。

常帶孩子去三個地方,對學業更有利

1、圖書館

圖書館除了有豐富龐雜的書籍,可以供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裡自在遨遊,還有安靜嚴肅的學習氛圍,眾多人聚精會神學習的環境也會令其深受感染。

因此,即使孩子年齡還小,父母也應該多帶他們去圖書館看看,讀幾本自己喜歡的書,長長見識,開開眼界,感受書香氣息的熏陶。

2、人多的地方

人多的地方可以窺探出不同人群的生活狀態,了解這個世界的紛擾嘈雜,經常接觸不一樣的人群,孩子的見識也能更寬廣。

家長可以帶孩子去火車站、菜市場、公園等等,感受聲色人間,百態人生,當他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還很大時,也更能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3、戶外

前面雖說要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真正能開拓眼界的還是要多去戶外走走,體驗不同的大自然風光,不僅放松心情,還能充分激發孩子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對學習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