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幼兒園後,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是不哭,是時辰未到。
我家孩子上第一天上幼兒園沒哭,老師拉著小手頭也不回就進去了。
可是從第二天開始到現在已經半個多月了,孩子的哭聲就沒間斷過,而且十分具有煽動性,一哭帶動一片。
在幼兒園不哭也不鬧的孩子,是什麼心態?老師的反映是最好的答案
這天,正在和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一位媽媽匆匆過來面露慌張地問老師說:『我家孩子來幼兒園不哭也不鬧,是什麼心態?是不是對我們感情太淡漠了?不應該都有分離焦慮嗎?』
幼兒園老師反映說:你家寶貝自理能力非常強,洗手、吃飯、喝水、放東西都能自己做。
而且還非常乖,非常聽話,不管是比她大的還是比她小的孩子都能玩到一塊去,別人不和她玩就不玩。
『不是說太乖的孩子往往都發展不好,性格不健全嗎?』,『不是這樣的,孩子並沒有躲躲閃閃、孤僻的跡象,她不哭不鬧說明家長的教育和陪伴都很到位,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內心足夠有安全感』,聽到這裡這位寶媽才有些放心。
據老師敘述,那些很快就能適應幼兒園的孩子,多數出自3種家庭。
1、家庭人員比較多的家庭
現代家庭仍然還是獨生子女居多,有的孩子僅由爸爸媽媽看管,而爸爸平時比較忙,主要照料者隻有媽媽一人。
再加上現在不如以前,鄰裡之間不是很親密,媽媽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陪孩子出去玩,很多孩子對媽媽產生了極大的依賴。
相對來講,在人員結構較為復雜的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適應能力往往更強。
如果有兄弟姐妹,爺爺奶奶或者舅舅、叔叔、小姨、姑姑等多個成員,孩子平時就能接觸到比較多的人,不會對某一個人產生過深的依賴,上幼兒園也不愛哭鬧。
2、註重鍛煉孩子自理能力的家庭
一個孩子有六個大人寵,這是現在的一種常態,尤其是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的孩子,『隔輩疼』的寵溺是旁人沒法比的。
有些老人家重養輕教、育兒觀念陳舊,孩子的事情基本都由大人包辦,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導致作息時間紊亂、偏食、挑食等問題出現,甚至形成了任性、專橫的性格,入園後極度不適應。
而那些從小被大人立規矩,培養自己吃飯、穿衣、入廁、午睡、喝水等技能的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後很少會出現極大的不適感,而且會遵守園內相應的規則,甚至獨自去解決一些事情。
3、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的家庭
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媽媽,她家女兒從出生一直是奶奶和她自己在帶,爸爸是常年不在家,屬於喪偶式育兒。
不過媽媽每天上班幹完活就趕緊回來陪女兒,和奶奶兩個人經常帶她出去玩。
孩子從小就不怎麼認生,進入幼兒園也沒有大哭大鬧,現在還成為了老師的小助手。
可以說,這都要歸功於奶奶和媽媽對寶貝無微不至的愛。
如果家人對孩子的陪伴足夠多,至少父母一方從小與孩子建立安全依戀,能夠做到及時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那麼孩子將逐漸成為一個積極樂觀、具有合作意識的人。
這樣一來,孩子開啟集體生活、融入新環境就會容易很多。
各位朋友,你家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如何?你認為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適應能力?不妨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