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錯誤育兒經驗,爸媽要注意!中3個,就要小心!。《網路文章》

文 | 天涯海角&軒軒媽

如果說這世上有什麼育兒技巧最靈驗。

那就是父母的言行!

微博有一個話題很熱門:你認為老一輩最糟糕的育兒建議是什麼?

網友的回答,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無論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帶娃過程中總能碰到來自於身邊的老人、閨蜜、鄰居提供的好心育兒建議。

有一些建議聽起來有理,但實際上是錯誤的。

而且,這些建議會成為育兒路上的絆腳石、孩子成長路上的坑。

快來看看你家中了幾條?

寧願相信偏方

也不相信醫院

經常聽到媽媽們抱怨,孩子生病了,長輩們卻說有病不用去醫院。

因為他們寧願相信偏方、土法、神婆和遊醫,也不相信醫院。

結果,時間拖越久,娃娃的病也耽誤了。

有知乎網友,是一名醫生,分享了他前幾天遇到這樣的案例。

20天的一個小嬰兒,因為每天晚上哭鬧的太厲害,就被長輩帶去『收驚』。

怎麼收驚呢?

就是神婆用針紮小孩肚皮,而且沒有任何消毒措施。

結果刺完之後,小孩就高燒不退,來了醫院隻能住新生兒監護室。

孩子入院的時候,非常痛苦,輕輕碰一下肚子,都哭得發抖。

各種化驗指標都嚴重,還出現了膿毒症的表現。

看著小家夥痛苦的樣子,真的是於心不忍。

為人父母,不管任何時候,切不可盲目聽信偏方、神婆,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從而延誤了病情。

更不要在孩子身上嘗試偏方,尤其任何見血的偏方。

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相信科學的治療方法。

對吃穿特別上心

對心理建設基本不管

經常聽到有父母看孩子的理念是:我管你吃穿不愁,你給我聽話就行。

前不久,有個爸爸去開家長會,老師提醒要及時看老師的信息,以免錯過孩子的成長。

這位爸爸崩潰痛哭,說自己總是加班沒有時間關心這個問題。

很多網友表示了同情,但是也有網友覺得再忙,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建設。

不能隻對孩子的衣食住行特別關注,因為實際上孩子不需要精細喂養,反倒是孩子的心理需要精心呵護。

Jonice Webb博士曾提出『童年期情感忽視『這一概念。

當孩子的情感需求長期得不到父母足夠的認可、接納和回應,孩子便學會了隱藏情感,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

我們不是去懷疑父母的好心,而是她在隻給孩子好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卻少得可憐的時候,沒有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養育子女,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加重要。

孩子想要的,不過是父母情感的回應和精神需求被看見。

該建立規則的時候溺愛

該建立自信的時候打罵

著名心理學家李子勛說,父母需要正確對待孩子犯錯的行為,假如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該犯的錯誤沒有機會犯,到了不該犯錯的時候,卻用幼稚的行為去『補課』,那真的得不償失了。

在一些媽媽群裡,有媽媽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是兩個極端,不是護犢子就是實行打罵教育。

該建立規則的時候,擋在孩子前面:他還是個孩子。

該建立自信的時候,站在孩子面前:不聽我的話就打罵。

網上有一個新聞,一個7歲男孩泳池排便被索賠1.5萬元。

但孩子的家長一言不發,既不願意賠那麼多,也沒有讓孩子道歉,還要退會員費用。

他們考慮的是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在賠償問題上也各種推脫。

最終,受指責的隻能是孩子。

泳池是公共場所,無論是誰都要遵守公共秩序和規則。

任何時候,都不能溺愛孩子,任由孩子去破壞。

相對於溺愛孩子,有些人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美國的研究人員曾對2歲至9歲的孩子進行了抽樣調查,他們將被調查的孩子分成兩個年齡組:甲組2歲至4歲,乙5歲至9歲。

相隔4年後,常挨打的孩子在智商測試中的成績要低於不挨打的孩子。

在甲組,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績比後者低5分。

在乙組,常挨打者的平均成績比不挨打的孩子低2.8分。

所以,我們不討論棍棒底下是不是出孝子,但有一點能確認:

打罵教育的副作用,是孩子沒有自信,智商也會受到影響。

父母習慣性否定孩子總是不相信孩子

知乎有人問: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

有個高贊回答竟然是:父母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否定。

最終,那些孩子變成了父母否定的樣子,甚至賠上了一生的幸福。

每否定一次,就相當於給孩子貼一次標簽。

美國心理學家貝克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簽,就會成為跟標簽一樣的人』

其實這就是標簽效應:

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簽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簽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簽後引起的。

有一次,與閨蜜約著出去玩,很自然聊起了孩子。

我說孩子上幼兒園還不敢跟其他孩子玩,閨蜜就說這孩子怎麼這麼膽小。

她看到孩子不肯與人打招呼,就說孩子這麼內向可不行。

看到兩個孩子都不分享玩具,就說孩子都是自私鬼。

……

聽完,其實心裡不是滋味。

她不知道,每給孩子貼一個『負面』的標簽,孩子的信心就減少一分。

更可怕的是,這些標簽會伴隨孩子一生,孩子被『洗腦』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所以,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簽,更不要隨意否定孩子,多給孩子鼓勵,給他們積極的暗示。

家長只要相信孩子,她們就會更自信、更有安全感。

太過忌憚對孩子富養總是過度哭窮

知乎上有個問題:被窮養長大,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個隻有一句話的答案,讓人心酸不已:看到高級一點的水果要先等一等,看她們怎麼吃的再吃。

被窮養長大的孩子,總是敏感又自卑的。

網上有專家提出孩子要進行吃苦教育,才能更強大。

所以,他們認為孩子要吃得苦中苦才行。

這種教育是中國式父母的『哭窮式』教育,有的並不是因為真的窮,而是因為怕。

他們怕孩子花錢無節制,怕孩子攀比,怕孩子將來好吃懶做。

教育孩子擁有良好的品質沒錯,隻是拿哭窮當教育的『賣點』,就像火車一樣,顯然已經脫軌。

在《少年說》中, 一個上高二的男生楊禹奇吐槽自己的父母:『這麼多年以來,我們全家隻有我一個人,過著貧窮寒酸的生活!』

他說從小父母就告訴他家裡很窮,揭不開鍋。

有一次他為了買一支筆跟父母磨了好久,父母才答應。

這讓他產生了自卑感,直到有一天他發現家裡並不是像父母說的那樣窮。

他的媽媽說這是從孩子姥姥那繼承的教育方式,要節儉。

雖然媽媽說的理由讓孩子無法辯駁,但是哭窮還是要慎重。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錨定效應』,即人容易受最初信息的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將認識和心態深深固定在某處,難以改變。

有人說:哭窮,就是拋下自卑短視的錨。

對孩子哭窮,不是教育,是投毒。

很多家長非常糾結,『窮養』,可能會造成孩子內心的匱乏感;『富養』,則可能會寵壞孩子,到底該窮養,還是富養呢?

一位猶太裔父親曾說:

孩子會不會被寵壞,與窮養還是富養無關,其根本在於孩子是否樹立健康的金錢觀;這跟錢的多少也無關,而關乎錢背後的價值觀和品格;最重要的是,將孩子與錢隔離,會讓孩子失去學習健康金錢觀的機會。

孩子會不會被寵壞,與窮養還是富養無關,其根本在於孩子是否樹立健康的金錢觀;這跟錢的多少也無關,而關乎錢背後的價值觀和品格;最重要的是,將孩子與錢隔離,會讓孩子失去學習健康金錢觀的機會。

總是誇獎別人家的孩子

卻看不到自家孩子的優秀

作為過來人,同事小莉經常說要用別人家的孩子來刺激自家的娃。

她對孩子也是這樣,動不動就誇獎其他孩子學習好、能歌善舞、會說話、很乖巧……

但是你的每一句比較,對孩子來說不是激勵,而是變相的打擊。

『爸爸,我走了,你不用找我了……』

你能想象這是一個13歲男孩說的話嗎?

這個男孩叫天天,他留下了字條,離家出走了。

當孩子被找到後,說出了實情:『爸爸覺得我這不行那不行,還經常拿我和別人家的孩子作對比,他不喜歡我,我就走』

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別人家的孩子』了,這種做法隻是讓家長宣泄一下對孩子的不滿外,對孩子毫無好處,相反還會給孩子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說過一句話: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源於成人的評價』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源於成人的評價』

其實,讓孩子越來越好的不是比較,而是榜樣。

不是與別人比較,而是與自己比較。

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不要拿別人的優點跟孩子的不足做比較。

無論對錯

都要讓著弟弟妹妹

自從二胎政策出臺以來,二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有一次逛超市,碰到一個二胎家庭。

姐姐說想吃個棒棒糖,於是挑了一個。

但弟弟對媽媽說也想吃,就要姐姐手裡的那個。

姐姐不給,弟弟就去搶,結果一不小心摔倒了。

媽媽二話沒說,扶起弟弟,拿過姐姐手裡的給弟弟。

說姐姐怎麼推倒弟弟了,這個讓給弟弟。

他們認為:無論對錯,都要讓著弟弟妹妹。

看過一個新聞,很心痛。

一個女孩領著妹妹留下遺書,跳河自殺了。

遺書上的一句話特別紮心:我們走了,以後指望你兒子去吧!

媽媽平常就讓姐妹倆讓著兒子,這一次僅僅因為姐弟三人都想吃涼皮,媽媽偏心兒子:『你倆都多大了!還和弟弟搶吃的!』

當女孩向媽媽表達不滿時,媽媽卻回懟了一句:『死丫頭你還有理了!我不管你你是怎麼長這麼大的,白養你這麼些年,就知道和弟弟搶東西,沒一點姐姐的樣子,老了我還怎麼指望你!要你有什麼用!』

明明都應該是一樣的待遇,因為自己是老大,就要被迫出讓父母的愛。

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說:孩子需要父母的關愛和照顧,就像一個杯子需要不斷蓄水。

每個孩子,都應該得到父母持續、平等的愛。

總是『以愛為名』窺探孩子的隱私

最近,有個男孩報警,稱被父親用攝像頭監控了。

男孩的爸爸解釋,因為自己忙於生意,無暇顧及孩子,為了督促孩子,防止孩子玩遊戲,於是就在孩子的房間安裝了攝像頭。

孩子卻不願意,認為爸爸侵犯了他的隱私權。

爸爸竟然說:『你有多少隱私?』

過去,有些老一輩的人認為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給予的,所以孩子不應該對父母有隱私。

但是孩子的一舉一動被監控,還要時刻被喊話,這與監獄有何區別?

父母應該懂得,監控了一時,管不了孩子一世。

隻有讓孩子得到尊重,信任孩子,才是孩子變好的第一步。

尊重孩子的隱私,就是保護他的自尊。

安全教育中

隻回避,不教育

在安全教育中,很多父母怕孩子處於危險中,就不讓孩子接觸危險的東西。

但對於孩子來說,收效甚微。

周末出去吃燒烤,鄰桌是一家三口。

他們的桌上沒有爐子,爸爸向服務員說孩子調皮,怕燙著,所以不要爐子。

爸爸還警告孩子,不要到處跑。

但是這種口頭警告的教育方式,孩子並沒有聽進去。

結果,孩子依然不知道危險,還湊到別的桌子東瞧瞧,西看看。

其實一句警告,不如現身說法來得有效果。

這樣,孩子印象會更加深刻,否則永遠不知道危險是什麼。

兒童安全問題不容小覷,家長一定要盡早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守護孩子平安長大。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家庭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樣。

作為父母,要因材施教,發現孩子的優點。

不拿別人家的孩子當作家庭教育的模本。

本來,世界上就沒有一模一樣的樹葉,對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我們不要盲目地聽從專家,聽信偏方謠言和朋友圈的小道消息。

要從正確的育兒建議中找到適合自己家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最明智的做法。

點亮【在看】,與天下的父母共勉!

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