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作為寶寶的口糧,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最為關注的。
尤其是在當下,食品安全時刻牽動著家長們的心。
之前 『假洋奶粉專賣中國孩子』、『固體飲料冒充特醫奶粉』事件,把各位家長們嚇得可不輕。
這還沒平靜多久,香港消委會就發佈的一份檢測報告,又讓奶粉火了一把!
九款 嬰幼兒奶粉含致癌物質!
▼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17日出版的新一期《選擇》月刊, 檢測15款預先包裝嬰兒配方奶粉,發現全部樣本均驗出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根據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報告,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3-MCPD,會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
15款奶粉污染物損害腎臟
檢測的15款預先包裝嬰兒配方奶粉中,13款以牛奶蛋白質制成,2款以大豆分離蛋白質制成,供患有半乳糖血症嬰兒或宗教原因而飲用,售價250元至539元。
這次測試中,全數樣本檢出的氯丙二醇,含量13微克至120微克。
據歐洲食物安全局及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報告, 實驗動物長期每日攝入過量,會損害腎臟功能及影響雄性生殖系統。
其中,含量最高為『Bellamy’s Organic』,持續每日進食約144克及72克,便超過上述組織建議(歐洲食物安全局、每日上限8.6微克,JECFA、每日上限17.2微克);據其產品包裝標示喂食表,正常食用也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建議攝入量,即一個月大嬰兒每天進食6餐奶,每次約120毫升,一平勺子(8.8克奶粉)沖調60毫升奶,亦即每日共進食106克奶粉。
其次是『meiji』(每公斤奶粉含63微克),正常食用分量下符合組織建議。
9款奶粉含致癌物質
測試又發現,9款奶粉檢出基因毒性及致癌性環氧丙醇,含量由每公斤1.1微克至29微克,但都符合歐盟上限規定(每公斤50毫克)。
據歐洲食物安全局過往報告,應盡量減低攝入量,但對嬰兒、幼兒及兒童進食配方奶粉而言,大量進食方可能增患癌風險。
6款不含基因致癌物的嬰兒奶粉
▼
以下是港媒整理的報告詳情
▼
圖源:香港01
看完這些數據,大家是不是感到怕怕的?
先別急!跟著小編往下看~
15款全部含 3-MCPD
此次名單中的兩大有害物質 「氯丙二醇」、「環氧丙醇」,其實許多奶粉廠家都很難避免,因為它們是油脂的高溫處理副產物。
所以,我們要看這些成分含量是否超出規定標準。
這就是為啥小編勸各位寶媽奶爸不要過度驚慌,是因為15款奶粉驗出微量的鉛,含量符合本地及國際規例,當中9款驗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的含量,也全部含量低於歐盟上限。
>>>>
就拿「環氧丙醇」《GE》來說吧:
歐盟標準是:50微克/公斤
檢測出的奶粉,環氧丙醇最高含量為29微克/公斤,所以說雖然9款奶粉中都含有致癌物環氧丙醇,但是 所含的量並沒有超歐盟規定標準。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片來源:中國香港消委會》
>>>>
鉛含量
歐盟標準:0.02毫克/公斤
國標:國內食品標準鉛含量不高於0.5毫克/kg《1毫克=1000微克》
食物法典委員會標準:《2018年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修訂》規例》,以及食物法典委員會 標準的上限為:每公斤0.01毫克
符合標準的奶粉有:15款奶粉雖都檢測出微量鉛,但是都符合相關標準。
>>>>
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
國標為:中國國家食品總局關於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標準是5毫克/kg。
符合標準的奶粉有:除了牛*牌奶粉,其餘 14款奶粉中均沒有測出含塑化劑成分。
而牛*牌奶粉被檢測出所含塑化劑含量為:0.086毫克/公斤, 遠低於食安中心訂定的安全行動水平,以及低於中國國家食品總局規定的塑化劑含量標準。
>>>>
氯丙二醇《3-MCPD》
歐洲食物安全局規定:嬰兒每日攝入量不得超過8.6微克
在這15款奶粉樣本中,氯丙二醇含量最高的奶粉氯丙二醇含量為:120微克/公斤,估計每日攝入量為:12.72微克。
【可能會超標】
其餘估計每日攝入量分別為:6.678微克、6.042微克。
【均不超標】
結論:15款奶粉均無超標
香港消委會發佈新聞後,一時間引起千層浪。
被錯誤解讀的言論,讓寶媽奶爸們驚慌不已。
於是,中國香港食安中心在社交專頁緊急澄清: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委員會的相關參考值,全部奶粉均無超標,市民可放心按奶粉建議食用份量給嬰兒食用。
其實啊,中國香港消委會發佈的新聞,簡而言之就是: 雖含有有害物質,但符合歐盟標準和澳洲標準,且低於國內標準。
被檢測的15款奶粉,均處於安全范圍,低於歐洲標準,產品合格。
發佈出來檢測出的結果,隻是為了督促廠家做的更好,以及讓更多寶媽奶爸們購買奶粉時多一份數據參考。
如果寶媽奶爸們擔心某些物質標準值較高的奶粉,會對寶寶產生不利的影響,大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為寶寶購買其它奶粉。
食品安全關乎全國人民的身體健康,特別是嬰幼兒食品更應該嚴格把關。
最後小編在此呼籲
有關部門能夠主動把關食品安全
不要總等著出事了、曝光了
才想起去檢測。
因為把『被動』變為『主動』
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素材來源:香港消費者委員會、點知香港、愛兒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