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內可能出現的一種『隱形霸凌』,老師不方便管,父母趁早預防。《網路文章》

眼看著九月入園季就要來臨,想必父母們此刻在家多少有些忐忑不安,為孩子接下來的幼兒園未知生活而發愁。

這不,今天去小區樓下做核酸時,就碰到幾位年輕的媽媽聚集在小區遊樂場附近,討論著孩子的入園問題。

我在排隊的時候無意旁聽到一些內容,發現她們除了愁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生活,在學校哭鬧以外,又擔心自家小寶貝進了學校被欺負。

『聽說現在幼兒園也有霸凌,我家寶兒可怎麼辦噢,膽子小不愛說話,好擔心他被同學欺負,這段時間愁得我在家都睡不著』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一位媽媽的發言,令同為母親的我感同身受。

自從有了孩子,才發現自己有了軟肋,總是擔心老實純善的孩子,遭受來自周邊人的惡意。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小看來自小孩子的惡意,它們往往可能比成年人釋放出來的『惡』來得更為兇猛。

幼兒園內最容易出現的一種『隱形霸凌』

即『社交關系霸凌』。

幼兒園,對孩子們而言,是社交關系發展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

在上幼兒園以前,孩子們的社交生活重心來自家人,通過家人之間的相處,學習到如何與人打交道。

但上了幼兒園以後,孩子們仿佛踏入了一個全新的『社交圈子』,他們開始跟一群同齡人接觸,如何處理社交關系,成為了孩子們在幼兒園要學習的重要課程。

而且,3~5歲,正是孩子進入社交敏感期的時候,他們多會出現以下幾種社交狀態:

1、出現社交『過度反應』

2、分享意識過於強烈

3、人際關系較為單一

種種因素疊加,就容易導致孩子們出現社交難題,其中有些小孩可能是因為性格內向、不合群等問題,被其他孩子排擠、冷暴力等。

之前美國有項統計數據顯示,青少年遭遇關系霸凌的比例,約為51%。

而在國內,這種情況也並不少見。

那些無故被同學抱團孤立的孩子,往往情緒會異常低落,而且還可能留下陰影,對自我產生懷疑。

一群人的狂歡,更加凸顯出『一個人的孤單』,孩子的個性甚至可能因此變得孤僻,未來的社交能力也受到阻礙。

『社交霸凌』常被父母和老師忽視

與肢體暴力和語言暴力不同,社交霸凌的發生,經常容易被成年人無視。

『媽媽,我在學校被同學打了』

『媽媽,我在學校沒有朋友』

聽到前面一句話,作為父母,可能還會立馬做出反應,替孩子撐腰出頭,但聽到後面一句話,作為大人是不是會聯想到,『是不是我家孩子不合群,所以才會沒有朋友』。

他們會先把問題歸結於自家孩子的社交能力上,教育孩子『在學校要多跟同學分享,不要太自私』『是不是你太敏感了,同學可能隻是跟你開玩笑』,而不是『我家孩子可能遭遇到社交霸凌上』。

當然,雖然也有父母反應迅速,會往孩子被孤立的方向去考慮,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似乎又是一個難題。

孩子被打,你可以有理由去教育霸凌者,但孩子被孤立,我們似乎沒有辦法去指責別人為何不跟我家小孩一起玩,為何要孤立我家孩子。

最終隻能安慰孩子和自己,有些朋友沒必要結交。

作為父母的我們,可能都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何況是老師,有時候可能都不方便管這些事情。

不想孩子受傷害,父母趁早預防

社交霸凌對孩子的傷害,有時候未必比肢體霸凌輕。

孩子們內心的煎熬,可能是我們想象不到的。

所以作為父母要趁早預防,讓孩子們能更快融入團體,盡量避免在社交關系中受到太多的傷害。

1、幫助孩子正確認識『交朋友』的意義

首要的事情就是告訴孩子,什麼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

朋友就是靠三觀的吸引、興趣愛好的相投,自然而然結交的。

一個真正的好朋友,他會在你傷心難過時安慰你,他的行為和語言都會讓你感覺到舒服,他會跟你分享快樂的事情。

如果你和同學相處時不舒服,你主動對著別人示好,對方卻視而不見,甚至聯合其他同學孤立你,在背後說你的壞話,那說明不能和對方交朋友,你可以選擇遠離。

2、教會孩子處理社交矛盾

孩子們還小,容易先考慮自己,所以難免在社交上遇上各種難題,父母作為他們的引路人,自然可以多幫孩子們參謀。

如果你發現孩子最近因為社交而情緒低落,父母就要出面,告訴孩子如何處理社交矛盾。

可以教育孩子們多向朋友表達愛意,出現矛盾後及時溝通,多跟朋友表達自己的感受等等。

另外,父母還可以根據孩子具體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辦法,讓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提升,在同學們中更受歡迎,也能有效地避免出現校園社交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