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延長男性育兒假』上熱搜!讓男性更多參與育兒,別隻是看上去挺美。《網路文章》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評論員 陳江

圖源 視覺中國

帶娃成本太高、托育服務太貴……自從『三孩』政策放開以後,關於生育的話題一直居高不下。

生完孩子誰來帶?

自然也成為許多家庭面臨的共同難題。

據光明日報報道,近日,有多位人大代表提交了關於適當『延長男性育兒假』的建議,迅速沖上熱搜。

一些人大代表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全國各地規定的女性產假范圍大概是128~190天,而男性陪產假在7~30天,女性產假和男性陪產假之間的天數差異進一步加大,導致男女員工因生育對工作造成的影響加大。

該情形加劇女性因生育遭受的就業歧視,不利於提高男性對育兒活動的參與度,進而降低職業女性的生育意願。

生育率的持續下滑,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一大瓶頸。

去年以來,多地宣佈延長產假,初衷是希望廣大育齡女性能安心生娃,又可以放心育兒。

然而實際情況是:延長了產假後,女性更不敢生娃了。

更長的產假,意味著女性職場停滯的時間更長,意味著她們的職業競爭力進一步削弱。

大多數情況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女性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這一方面是性別的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是傳統文化的慣性使然。

一個『母親』的身份,總是優先於她作為一個獨立女性而存在的。

正像西蒙娜·波伏娃所言,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

一個『母親』的奉獻和犧牲,是社會文化塑造的結果,而不是她本來就該如此。

在這樣的背景下,延長男性育兒假,與去年上海等地實施的父母共享育兒假等政策,贏來了一片叫好之聲。

這不僅讓人看到了社會政策為提升生育率付出的努力,還昭示了一種價值取向:育兒不僅僅是女性的責任,男性也應該更多地參與到育兒中來。

這有助於改變中國傳統家庭,部分男性在撫育子女中缺位的情況,改變當下生活中常見的『喪偶式育兒』現狀。

父親參與育兒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男性有了更長時間的育兒假,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就不會一味地排斥女性。

更不用說,父親參與育兒,對孩子的性格塑造,健康成長更加有利。

但問題是,男性想休育兒假,或許沒有那麼容易。

從現實層面來看,相關政策的落實都會遇到挑戰。

具體看來,育兒假的實施必須與用人單位協商,並與用人單位達成協議。

不少男性由於『不被單位理解』『可能會收到負面評價』『暫別職場會失去晉升機會』等原因,大多不敢隨意提出申請。

所以,如何通過建立靈活的育兒假制度,促進制度落地,這才是關鍵。

讓男性更多參與育兒,不能隻是看上去挺美。

『男性育兒假』體現的是一種平等理念,對男女平等理念的最好實踐與保障,是將它納入相關法律法規,如何休,薪酬如何算,都有統一標準。

實際問題都有法可依,可落實操作,『延長男性育兒假』才不會流於『紙面福利』。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