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暖花開,年過完了,新的學期就到來了,很多適齡孩子就要準備上幼兒園了。
我們小區群裡最近一直有媽媽問孩子入園之前需要準備什麼,這個要怎麼辦、那個要怎麼辦。
其實,入園、入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事情。
這是孩子進入社會化很基礎的一步驟。
那麼我們來看一看,怎麼讓孩子順利入園呢?
我對門的鄰居是幼兒園老師,已經當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她說其實讓孩子順利入園很簡單,簡單來說就是把該準備的都準備好,另外家長要放輕松。
02
那都該準備什麼呢?
首先,孩子自身方面。
孩子自己要準備好,那麼適應幼兒園就會很快。
孩子需要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小便、什麼時候大便。
有排泄需要的時候要及時和老師說,不要隻是轉圈或者揉褲子。
很多家長可能說,那孩子不會說的時候老師隔幾分鐘帶著去一下衛生間就可以了呀。
其實並不是。
很多新生入園對環境對老師並不熟悉,有時候老師問有沒有小便,孩子不說話,老師試著帶著去了,孩子又不動彈。
那老師可能就會覺得孩子暫時不想去衛生間。
而且如果孩子去的是小班,那麼這一個班級裡,都是一樣大小的孩子,老師不可能隔幾分鐘就帶著所有孩子來一趟。
那這一天幾乎就是在去衛生間的路上了。
如果提前告訴孩子,想去衛生間的話就及時和老師說,那麼孩子就會和老師主動溝通。
鄰居說,之前班裡有一個孩子帶她去小便他不去,搖搖頭。
然後剛回到教室就尿褲子了,一天下來,尿了10套衣服。
她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過來送衣服,媽媽語氣很不好:你個幼兒園老師,連孩子小便都看不好嗎?
可是孩子就是不肯去衛生間。
後來才知道,家裡面孩子小便是有專門小便的地方,裡面還有風車。
只要孩子往裡面小便,風車就會轉。
本來是鼓勵孩子讓他自己小便的,可是現在孩子在幼兒園沒有看到風車就不去小便。
後來老師嘗試了很多方法,孩子才會去幼兒園衛生間。
除了小便之外,還有一個吃飯的問題。
如果孩子可以獨立用餐,那就太好了。
如果孩子還不能獨立用餐的話,那就最好告訴老師孩子的量,或者孩子自己可以和老師說吃飽了還是還要。
鄰居說小班有個孩子吃了一大份飯,她擔心孩子剛來吃多了就積食,所以沒有再給孩子盛。
結果晚上孩子媽媽說,孩子出去飯店又吃了12個餃子。
老師一聽就愣住了。
12個餃子是多大的飯量呀。
再說下午剛剛在幼兒園吃過。
媽媽的意思是老師沒有讓孩子吃飽,老師擔心的是孩子會不會有積食的問題。
如果孩子沒吃飽,自己可以告訴老師,那麼就好多了。
03
其次是物質方面。
去幼兒園要不要準備東西呢?
準備什麼呢?
如果幼兒園有鞋架的話,那麼就給孩子準備一雙輕便的運動鞋或者小白鞋,方便孩子活動。
記住,一定不要給孩子穿漂亮的公主裙、緊身褲子、有帶子的上衣或者背帶褲等不適合幼兒園的孩子穿。
很多家長想,我的孩子入園就要穿最好看的、最帥氣的。
其實並不是,孩子在幼兒園裡跑跑跳跳的,舒服最重要。
穿公主裙穿背帶褲,孩子上廁所不方面,每次都需要老師來幫忙,可能有時候憋不住還會尿褲子上。
孩子自己心裡也會覺得不舒服。
還有過於寬大的衣服也不適合幼兒園孩子穿,因為太寬太大的衣服會讓孩子行動不便,影響孩子手部發育。
我見過一個孩子,媽媽總是給買大兩個號的衣服,下擺很大袖子很長,把孩子的手都包在裡面,缺少活動,手部大肌肉動作發展比其他孩子就差。
04
再次是心理方面。
媽媽要提前告訴孩子你要去上幼兒園了,幼兒園裡有很多新朋友、還有可愛的老師會帶你一起玩遊戲。
提前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孩子想要的畫面,讓他對上幼兒園產生期待。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家長也要明白孩子入園是成長必經的過程,提前要適應孩子上幼兒園的過程。
我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有個媽媽每天早上看見孩子進教室了,自己還不走,就在那裡哭,特別委屈地哭,就說我的孩子要幼兒園了,媽媽一天見不到你了什麼什麼的。
媽媽的焦慮是會傳染給孩子的,那個孩子聽說本來適應的挺好,後來媽媽在外面哭,他就在教室裡哭,媽媽就哭得更傷心了。
差不多一個多月才好。
除了分離焦慮之外,很多孩子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
就是剛入園得時候沒哭,一兩個星期之後開始天天哭。
很多家長就很奇怪,我孩子不是適應的挺好嗎?
是不是老師做了什麼?
其實這種孩子原來可能是對幼兒園的一切都很好奇,覺得很好玩,後來發現原來幼兒園是有規則的,自己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比如不能看電視,不能一直玩玩具,那他可能就會用哭來表達。
其實不管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哭,作為家長一定要堅持送。
不能說孩子今天哭鬧,那就不去幼兒園了。
只要開了先例,孩子就會知道這一招有用,那麼以後百試不爽。
家長可以在孩子放學之後聊一起開心的話題,比如今天玩了什麼玩具啊,和誰一起玩了啊等等和孩子聊一聊,讓孩子逐漸愛上幼兒園。
總之,家長和孩子把一一切需要準備的準備好,不用太擔心太憂慮,讓孩子去發現幼兒園的美好,發現同伴之間交往的快樂,孩子就會愛上幼兒園。
圖片來自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