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媽媽:生了二胎之後,最大的感觸是『科學育兒』必要性不大。《網路文章》

當了三年的全職媽媽,如今寶寶入學,重新回到了職場,關於育兒、家庭、情感有太多真實的感受,依然是那個喜歡分享喜歡傾聽的媽媽……

聽沒聽過一句話: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

新手媽媽,面對這個弱小的小生命,很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總是神經兮兮,覺得身邊到處都存在潛在危險。

寶寶必須要吃寶寶的食物,超市裡琳瑯滿目的食品,很多都不能吃。

就連抱寶寶的時候,都提心吊膽,生怕姿勢錯了,傷害到寶寶的脊椎。

拒絕『哭聲免疫法』,整顆心都吊著,生怕哪一會做得不好,影響了孩子的人格發展。

要列舉的細節太多了。

為什麼會這麼清楚呢?

因為三年前我也才當了媽媽,到現在也才過了新手媽媽期。

老媽對我的評價是:『如果都像你一樣,整天擔心這擔心那的,那還不得累死!』

老媽的評價很中肯,但是沒有辦法,看書看得多,想到的場景多,擔心多了,思慮就多了,帶娃的辛苦就加倍了。

二胎媽媽:生了二胎徹底『放養』

寶寶已經上了小托班,班級裡有兩個同學是非獨生子女家庭,他們的媽媽都是二胎媽媽。

其中一個叫思雯的寶寶,適應性非常好,獨立性也非常好,吃飯不用擔心,性格活潑開朗,是個社交小達人,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每次被問及教育寶寶的奧妙的時候,思雯媽媽總會說:『哪有什麼妙招,無非就是放養慣了,她的適應性和獨立性就提升了』

她說:『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著實沒少操心,也是照著書養,沒少看育兒類的書,也沒少看相關的文章,整天緊張兮兮,沒有自己的時間。

後來生了二胎,有了經驗了,也沒時間和精力了,就徹底放養了,老二比老大皮實多了

為什麼新手媽媽們堅信要『科學育兒』,絲毫不能出差錯,而這些有了經驗的二胎媽媽,甚至是三胎媽媽,則認為科學育兒必要性不大呢?

那麼科學育兒到底沒有必要呢?

『選擇性』科學育兒

科學育兒當然有必要,並且是很有必要,隻是一定要記住『過猶不及』。

書本上的東西和一些專家的理論,不能不聽,也不能全聽。

養孩子,還是要根據孩子的現實情況來,選擇性地科學育兒,理論聯系實際,才能把孩子養好、教育好,同時不會讓自己太過操勞。

必須要遵守的『科學原則』:

育兒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守的科學原則,是孩子幼年時候的飲食原則,一定要記住『三不要、三少量』

三不要是指,孩子1歲以內,飲食上不要糖、不要鹽、不要油,孩子1歲以後,少油少鹽少糖。

遵守這幾個原則,對孩子全是好處,否則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真的會後悔的。

關於孩子飲食方面的科學原則,寫一萬字大約都不夠的,這裡暫且不提,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堅持科學飲食,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對於稍微大點的孩子,在飲食方面就沒有必要嚴格按照書本的內容來了。

見過一個家長嚴格控制孩子的飲食,結果孩子終於有了零花錢以後,就開始肆無忌憚地吃零食。

這就是過猶不及。

反而是那些從小就接觸零食的孩子,反而知道自己想吃什麼,不至於對零食上癮。

在孩子的人格發展方面,沒有必要嚴格按照理論來,更重要的是結合孩子的現實表現,和家庭環境,才更有助於養出性格健全的孩子。

男孩女孩要區別對待

說到養孩子的方法,一定要區分男孩和女孩,堅持的原則也很簡單,如果是男孩子,那就讓孩子多跟爸爸接觸,帶娃大任就轉交給爸爸,媽媽要忍心放手,給爸爸更多的機會去單獨和孩子相處。

男孩子和爸爸相處多了,容易培養出責任感、擔當感,性格更陽剛一些。

育兒專家李玫瑾的一個觀點非常認可:『慈母多敗兒

媽媽太寵溺兒子,爸爸對兒子太過嚴厲,孩子養廢的幾率非常大。

但是女孩子就不一樣了,我是不太贊成把女兒養成女漢子的

江歌是個好女孩,勇敢、敢為朋友兩肋插刀,可是結果是什麼呢?

養女兒還是嬌著點好,媽媽要尤其關注孩子的成長,多跟女兒溝通,讓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喜歡的直接拒絕,不需要顧忌什麼,寧可讓孩子自私點,也別讓孩子養成付出型人格。

從這個角度來看,養女兒堅持科學育兒,媽媽操心多一點,引導多一點,陪伴多一點,對女孩子是有好處的。

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多了,反而不需要太操心

多子女家庭最大的感受是,家裡就很少有消停的時候,孩子們總能玩得不亦樂乎,孩子也很少出現粘媽媽的現象。

因為多子女家庭,父母精力有限,孩子的個人空間就多了,他們從小就知道如何搶資源,知道如何分享,如何才能友好表達,如何直接表達不滿意。

多子女家庭,媽媽很少有精力去考慮什麼科學育兒,孩子多是散養,或者說是佛系養娃。

這樣一來,孩子的適應能力、獨立能力反而增強了。

當然了,說是『散養』,一些細節上還是要關注的,隻有引導到位,方向對了,孩子才不會被『養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