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時,幼兒園門口常常站著很多家長等著接孩子回家。
家長接孩子是提早一些,還是晚一些更好呢?
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來說,這是一個值得討論,也是一個比較實用的話題。
對於這個話題,向來都是眾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
很多家長針對各自不同的家庭成員條件,從孩子的長遠教育、孩子的短期教育、孩子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孩子性格的培養,以及孩子的其他方面進行了一次熱烈的討論,分析了一下早接、晚接孩子的利與弊。
早接派:為了孩子的期盼
策策媽媽說,每天早上送寶寶去幼兒園,媽媽要離開的時候,策策總會說:『媽媽,放學時你要第一個來接我回家!』當然我沒有提前接過他,從入園第一天開始到現在.都是按園裡時間去接。
孩子在玩了一天後,他想最急於見到的肯定是爸爸媽媽,尤其是見到其他小朋友都讓爸爸媽媽接走了,他的心裡更是有一種期盼心理。
為了不讓孩子著急地等待,我都盡量早點等在門外,從門外可以看到,每個孩子都在期盼著,如果看見了家長,每一個孩子都在歡喜跳躍,孩子的心理就是這樣,生怕家長不要他們了。
老師建議:家長早接,但別搶。
有的孩子要求自己的爸爸媽媽第一個沖到班裡去,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如果大家在門口擠來擠去,擠到孩子怎麼辦?
而且門口的家長太多了,老師就很難看清楚哪個家長來接孩子了,希望家長們不要搶這幾分鐘的時間。
另外,也可以通過這段時間,讓孩子學會等待。
晚接派:多些交流的機會
一些家長實在是享受不了剛放學時教室門口嘈雜鼎沸的聲音和異常擁擠的場面。
豆豆媽說,因為接孩子時人太擠,所以索性晚些去接了。
一開始也會擔心孩子會不會看到別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了而哭鬧不安,可是實踐證明,豆豆適應得還挺好。
另外,豆豆媽說,因為晚去些老師不那麼忙了,還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向老師了解一下她的情況,也不錯呢!
老師建議:晚接尚可,但把握好『度』。
很多家長可能因為工作、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不能按時接孩子回家,但這一定不要成為一種習慣。
長期過晚接孩子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尤其是其它小朋友都被接走,隻剩下一個孩子的時候,孩子比較容易產生心理陰影。
對此,還有些家長認為:無論早接或晚接孩子,不要過於拘泥於形式,只要孩子樂意,且不給家長的工作、生活時間發生沖突或不便,還是順其自然感覺更好些!
曾有一項調查發現:
一個班裡那些經常被最早接走的那些孩子,自信程度往往比其他孩子高,但如果固定被第一個接走的,往往虛榮心較強。
相比之下,那些最後被接走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經常被最後接走的孩子,他們往往較內向,甚至有些會自卑。
為什麼會這樣?
大人早出現,代表的是對孩子的關注和重視,孩子能體會到,相比起其他家長較晚出現的孩子,由此帶給孩子的自尊感和自我價值感也會高,『看吧!我媽媽/爸爸是第一個來接我的!』高的自尊感和價值感給孩子帶來自信。
但是如果家長總是第一個來接的,突然有一天如果家長不能第一個來接,孩子可能會失望甚至抱怨家長為什麼沒有第一個來,因為家長的一貫早來已經成為孩子炫耀的資本。
尤其需要重視的,是一定要避免總是最後接走孩子,偶爾的一兩次不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但如果經常如此,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會比較低,因為長期目睹班裡的其他孩子被一個個興高采烈地接走,而自己總是最後被接走,無形中已經給了孩子一種標簽——你是不被爸媽重視的孩子。
孩子會感覺到一種被遺棄的感受,由此帶來的孤獨感和無助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始終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平時是老人接送的,最好每周爸爸或媽媽親自接送一次。
因為這樣的舉動看似不足為道,對孩子來說意義重大——爸爸媽媽平時忙,所以大多數都是奶奶或爺爺接送,但爸爸媽媽只要有時間,總會來接我!這樣的舉動,對孩子來說就是關注,就是愛。
有個媽媽記錄了她偶爾的一次接孩子放學的情形:當孩子看到門外的我的時候,眼裡放出異樣的光彩,抬起頭自豪地跟老師說:『你看,媽媽今天來接我!』走出門口見到熟悉的小同學,情不自禁地說:『我今天也是媽媽來接我放學了……』那種喜悅和滿足感讓這個當媽的百感交集。
她開始質疑自己是否一個盡責的媽媽。
答應了早接,但臨時做不到,對孩子有影響嗎?
上了幼兒園之後的孩子,他們已經有不錯的記憶力,尤其是一些他們在意的事情記得特別牢。
記得電視裡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真實片段,說的是一位媽媽鮮少接孩子,偶爾一次答應了卻忘記了,視頻裡記錄的是孩子等待媽媽時那刻的心酸:
這個教室有前門也有後門,小男孩頻頻回頭,生怕媽媽會走另一邊。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身邊的小朋友也被一個個接走離開了,小男孩越來越失望,越來越著急。
他開始焦躁地來回疾步,繼而抓著手裡的衣服袋子使勁往地下摔,抽泣了一會後,突然嚎嚎大哭,讓身邊的老師看得好心酸。
越小的孩子,心靈越是敏感而脆弱。
如果大人平時比較早接孩子,偶爾晚接孩子,最好提前跟孩子說明:『媽媽爸爸今天有事情,可能會比較晚接你回家,但不要以為媽媽爸爸忘記你了或不要你了,你始終是爸爸媽媽最愛的寶貝!』提前打『預防針』,孩子就會有準備。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僅作交流、學習之用,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