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臺灣綜藝《誰來晚餐》有一期來了一個七口之家。
39歲的全職媽媽郭詩薇不一般。
她懷第一胎時年齡大約30歲,之後的9年內她連生5胎,家裡最大的孩子如今已經有10歲,最小的孩子才剛滿10個月。
10年內家裡多了6個孩子,這個家庭經濟莫不是很富裕?
讓人意外的是,夫妻倆做的都是普通工作,丈夫隻是房產中介,媽媽在照顧好孩子的同時,還是一名陪產員。
不僅如此,夫妻倆卻沒有停止生育的打算,哪怕公公婆婆曾經多次表示反對。
老人擔心他們以後經濟壓力太大,也害怕他們繼續生下去,更心疼媳婦一個人帶這麼多孩子太辛苦。
然而,公公婆婆的反對,絲毫沒有動搖夫妻倆繼續生育的決心,甚至為了省錢,她曾經在家裡的浴室裡,以水中生產的方式,生下第6個孩子。
寶爸沒有流露出對未來的憂慮,反而幽默地提到,我覺得再生一個《孩子》,可能真的要換中巴了。
普通家庭養育2-3個孩子,已經讓人精疲力盡了,這對夫妻如此熱衷於生孩子,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雖然他們家有6個孩子,但是老三其實在出生三個月後,就已經因病離世了。
孩子的離開讓夫妻倆特別難過,留下了難以愈合的傷痛。
夫妻倆後來選擇繼續生孩子,也跟這個原因有關。
他們很珍惜和呵護家庭裡的每一個孩子,因為他們覺得,『孩子會哭鬧都是恩典』。
雖然家裡有5個孩子,但是他們的生活不但沒有雞飛狗跳,一地雞毛,反而一家人其樂融融,她跟公婆的相處也十分融洽。
孩子們乖巧懂事,夫妻倆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他們的生活幸福得讓人羨慕,這得益於他們獨特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才能讓他們的工作沒有後顧之憂,難怪他們被網友稱贊是『帶娃的天花板』。
10年生了6個孩子,公婆反對也要生,她卻活成了育兒的好榜樣
1. 孩子做家務獲得報酬
對於全職媽媽來說,懷胎十月雖然辛苦,但是遠不及寶寶出生後,帶娃的辛勞。
光是想想家裡有5個孩子,就能讓人無比頭疼。
然而,在全職媽媽郭詩薇家,卻不存在這樣的煩惱。
在她的家裡,有一張家務薪水登記表,4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通過做家務掙零花錢。
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想要多做家務,因為這意味著能賺最多的錢。
郭詩薇覺得孩子有能力做家務的時候,只要孩子有意願,她就會給孩子機會,而不去計較孩子完成的結果是否足夠完美。
如果父母對於孩子過分挑剔,會打擊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而且孩子做家務的能力需要在不斷地練習後,才會逐步提升,家長要舍得給孩子機會。
郭詩薇還會經常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孩子當初做家務拿報酬有多積極,此刻在超市,她們的心情就有多雀躍。
她讓孩子決定要買的物品和金額,也能順便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孩子得到了心儀的禮物,以後做家務的時候會更加主動。
因為孩子們承擔了不少家務,郭詩薇才能騰出更多的精力來,照顧孩子和做重要的事情。
2. 媽媽親自輔導孩子的學習
郭詩薇不僅僅是一位全職媽媽,她還化身『家庭教師』,輔導孩子們的學習,除了識字,算數以外,她還會教大女兒彈鋼琴。
郭詩薇身兼數職,她還是家庭矛盾的調解員。
五弟的玩具被二姐搶走了,他憤怒地跑去找媽媽告狀,媽媽沒有苛責姐姐,反而告訴他,你不要『哼哼唧唧』,而是要說出你的想法。
哭鬧解決不了問題,你需要清楚表達出你的需求,在媽媽的鼓勵下,五弟勇敢地找姐姐表明自己的立場,我不喜歡你搶走我的東西。
對於『欺強凌弱』的姐姐,郭詩薇也有方法去應對,她首先指出姐姐沒有權利從弟弟手裡拿走東西,接著將心比心,『你喜歡他這樣對你嗎?
不喜歡你就要跟弟弟道歉』。
姐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誠懇地對弟弟說,『弟弟,對不起!』,一場爭端就這樣輕松化解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父母不可能24小時待命,隨時處理孩子們的矛盾,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溝通,避免誤會。
孩子們才能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事事隻會哭著找父母來解決。
3. 有愛的一家人
四妹想要削鉛筆機,但是她的錢不夠。
四妹決定要放棄的時候,二姐卻提出可以資助妹妹20元,要知道這可是她做家務掙來的錢,但是妹妹需要,她就毫不猶豫地送出去了。
在她心裡,一家人就是要互相幫助。
家裡孩子多,媽媽會比較操勞,其他孩子都會幫忙照顧最小的孩子,而不是隻會等著媽媽伺候自己。
她們愛媽媽,也不想讓媽媽這麼勞累。
家裡的第6個寶寶,是在全家人的見證下出生的。
當時孩子們歡喜雀躍,爸爸更是帶領孩子們唱起了生日歌,孩子們祝福他『生日快樂』。
他們曾經經歷過生活的苦難,卻仍然樂觀向上,不悲觀,不怨懟,一家人過得精彩,多麼有愛的一家人,場面溫馨得讓人落淚!
4.孩子有孝心,感恩老人
晚餐的時候,郭詩薇總會讓孩子們做一件事,談談你最感謝的人。
四妹想要謝謝二姐,因為姐姐給她的感覺是『被愛』,被人重視和愛著的感覺真好!
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父母的潛移默化之下,孩子也學會了感恩。
爺爺過生日,他們吃飯的時候,孩子們除了祝福爺爺生日快樂,也不吝嗇於表達對於爺爺的感謝,『謝謝阿公念書給我聽,謝謝阿公帶我去圖書館,謝謝阿公陪我去兒童公園玩』
老人對孩子的好,孩子們都記在心裡,孩子的感恩,何嘗不是父母用心培養的成果?
因為感恩,孩子們才能不驕不縱,懂得珍惜,也願意去付出。
夫妻倆把孩子教育得這麼好,讓老人覺得很欣慰。
5. 媽媽有工作和自我放松的時間
正是因為有了孩子們幫忙做家務,郭詩薇才有時間去做溫柔生產的陪產員,為老公分擔經濟壓力。
固定的工作,讓她在事業上獲得了成就感,而且她跟很多全職媽媽不同的一點,在於她給自己獨處的時間。
在周末,老大老二去學琴,她會把其他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去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比如:一個人在咖啡廳讀書,享受安靜的獨處時光。
不少全職媽媽一天到晚精神緊繃,總是圍著孩子在轉,即使在周末,也不敢有絲毫的放松,這樣會活得特別累。
畢竟弦繃得越緊,越容易斷裂,所以我們要適當放松自己,煩躁和鬱悶的心情得到及時釋放,我們回到現實裡帶孩子,才能更加地自如和從容。
6. 缺愛得到治愈,得益於她生命裡很重要的兩個人
郭詩薇是教育孩子的能手,但是她的童年卻過得很坎坷。
她是一個從小缺愛的孩子。
她的媽媽忙於工作,才出生幾個月,她就被送到保姆家,直到小二的時候,她才回家跟媽媽一起住。
媽媽缺席了她的童年,也讓兩人的關系變得更緊張,兩人感情不深厚,而且還頻繁爭吵。
她的童年是不幸的,但是幸好她遇到了一個會疼惜她的保姆媽媽。
保姆雖然不是她的親生媽媽,卻待她比自己的孩子還親。
保姆一家人對她的疼愛,她她感覺到自己是有人珍惜和接納的孩子。
然而,結婚之後,她遭受了更大的打擊。
老三才3個月就因為生病離世,當時她十分自責和崩潰,婆婆抱住並安慰她,『這不是你的錯』,婆婆無條件地接納,把她從痛苦的泥潭裡拉出來。
不管是保姆媽媽,還是婆婆,都沒有視她為外人,她們把她當作自己的孩子,讓她有一種被溫暖的感覺,這種感覺很充實,她不是多餘的孩子,而是被她們關愛的孩子。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她比其他人更幸運,因為她有保姆媽媽和婆婆對她的關心和疼愛,治愈了她的傷痛,讓她重新被肯定和接納,有信心去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結語
郭詩薇看上去弱小,其實內心很強大。
哪怕老人不同意,哪怕經濟不寬裕,她10年還是堅持生了6個孩子,除了老公的支持,更是因為夫妻倆在生育觀和情感上的高度契合。
生育是每個人自願的選擇,有人覺得帶孩子很累,有人卻甘之若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
孩子的孝順和貼心,還有丈夫和老人們對她的接納和關心,是她敢生育多個孩子的底氣。
我們願意要孩子,也願意花時間把孩子教育好,不是生而不養,我們生下了孩子,就有責任管好孩子。
不僅如此,保姆媽媽一家對她的關心,也影響了她的生養觀。
孩子的教育,夫妻倆都親力親為,哪怕帶孩子再難,也從來沒有想過請保姆,養育之恩比生育的大。
她不願意讓孩子經歷她的苦難,她希望孩子在有愛的家庭裡長大。
她跟丈夫竭盡所能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和便利的生活條件。
生娃容易,養娃很難。
雖然兩人都是普通家庭,但是她在工作上盡心盡力,婆媳和睦相處,教育孩子得心應手,不愧是』育兒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