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九月份秋季入學還有半年時間,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有適齡孩子的家長已經開始糾結如何為孩子入園做好準備了。
如何才能讓孩子迅速適應幼兒園?
並過得開心?
這讓每個家有適齡入園的父母焦慮。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孩子先天的秉性以及後天成長的家庭環境都不同,個性和氣質也不同。
有的孩子天生適應能力好,學習能力強,性格樂觀活潑、社交能力強、人見人愛,這樣的『完美孩子』,相信去到哪裡都能快速適應,不用家長過於操心。
而有的孩子則天生性格靦腆內向,自卑怯懦,社交能力差,去到幼兒園肯定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適應,這樣的孩子上學後,肯定需要更多的關注與引導,才能愉快接受學校生活。
孩子性情不同,我們身邊的幼兒園也各種各樣,因此,分析自己孩子的性格特質和未來成長需求,正確選擇一家適合契合自己孩子性格特質與未來成長需求的幼兒園,才能為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奠定基礎。
選擇幼兒園時,把孩子的性格特質和未來成長需求放在第一位,再去綜合考慮其他問題,就好解決很多了。
01公辦園與私立園怎麼選?
相對於一般的私立園,公辦園有公共經費作支撐,教學設施、教師素質和運動場所以及孩子的夥食,都會是優勢。
但公辦園一個班級的孩子一般比較多,老師也少,一般對孩子的關照都沒那麼到位,這就需要孩子有比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以比較強的適應能力,如果自己家孩子是適應能力特別強的孩子,那麼公立園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而一般的私立園《優質、頂級的貴族私立園除外》,很容易受市場運作影響,師資力量、孩子的夥食以及運動設施,相對公立園會是弱項。
但私立園的老師,為了留住學生,一般都會比較負責、用心關注孩子。
那些性格內向、適應能力差的孩子來說,比較適合選擇用心關注孩子的幼兒園。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每個學校都有負責的老師,也有不負責的老師,也有私立園各方面都能與公立園媲美的,這就需要家長自己多方打聽與實地考察,自己比較,才能真正為孩子選擇到更合適的。
02貴的幼兒園和便宜的幼兒園怎麼選?
若經濟條件足夠寬裕,當然盡量考慮幼兒園的質量,而不是學費。
若經濟不是很寬裕,孩子上幼兒園還要考慮自己的家庭經濟情況,一般情況下,孩子上幼兒園的費用在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
畢竟幼兒園隻是一個開始,後面還有小學、初中、高中,如果從幼兒園開始,就咬緊牙關選擇最好的,以犧牲全家的生活質量為代價,大家生活不愉快,最後父母也很容易把負面情緒間接轉嫁到孩子的身上,並不是家長想要的結果。
03離家遠與離家近的幼兒園怎麼選?
幼兒園盡量選擇離家比較近的,畢竟3-6歲的孩子,每天的睡眠必須充足。
若路途太遙遠,舟車勞頓,孩子的睡眠都無法保障,很容易影響孩子的精神狀態,特別是如果家裡是老人接送,老人休息不好,很容易將負面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幼兒園也不會過得開心快樂,適應過程會變得更長。
比如我自己當初為女兒選擇了離家較近的私立幼兒園,就基於兩點原因:
首先,我女兒從小是奶奶帶的,在奶奶打擊式教育下,性格比較內向,不怎麼懂得與人交往,也不怎麼自信。
經過考察和打聽,得知離家較近的這家幼兒園的老師比較負責,很關注孩子。
而像我女兒這樣性格的孩子,在幼兒園需要更多的關注。
其次,這裡離家近,女兒是奶奶接送,5分鐘就能走到。
孩子冬天可以晚點起床,舒服吃個早餐,再跟奶奶慢慢走過去。
早上心情舒暢,孩子一整天就很開心。
想讓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除了選好適合孩子的幼兒園之外,還需要幫孩子做好以下入園前各個方面的準備:
04心理上的準備
直接讓孩子對陌生的事物和環境感興趣比較難,孩子的認知方式是從熟悉的事物過渡到新事物。
準備上幼兒園了,父母可以時不時和孩子聊聊關於幼兒園生活的話題,如果身邊有熟悉的小哥哥小姐姐在哪裡上幼兒園,還可以讓孩子找他們玩,讓他們跟孩子聊聊幼兒園的生活。
在幼兒園開放日,也可以帶孩子進幼兒園玩,讓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真實場景和生活。
如果有條件,入園時,還可以讓孩子和身邊熟悉的小夥伴一起報名上同一家幼兒園。
此外,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讀相關的繪本,引導孩子學會處理學校的困境,學習相關的人際交往知識,熟悉幼兒園的規則。
05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去幼兒園,孩子需要獨立生活,吃喝拉撒需要自己解決,還要獨立解決自己日常遇到的各種困境,比如自己學會處理和小夥伴之間交往的矛盾,遇到困難學會向老師求助等等。
父母可以提前在家訓練孩子自己獨立處理私人事務,訓練孩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並引導孩子多和別的小朋友交往,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多引導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有助於孩子更好適應幼兒園生活。
06入學後,如何幫孩子緩解厭學情緒?
能夠順利入學,並不代表孩子就已經適應幼兒園了。
孩子的適應還需要一個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原本喜歡上學的孩子,中途出現一些奇怪的厭學情緒也不是不可能。
心理學認為,每個孩子差異行為的背後,都隱藏正常的需求。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耐心傾聽孩子,找到孩子情緒的源頭和差異行為的原因。
剛入學時,孩子不哭不鬧,並不一定預示著孩子就已經適應了。
有的孩子會在上了一段時間後,產生厭學情緒,家長還需要學習如何幫孩子緩解厭學情緒。
比如,我家女兒剛上小班時,也看著很快就適應了,每天上學放學也都挺愉快的。
但兩個月後,女兒開始每天跟我碎碎念『不想上學』,每天上學前神情沮喪,甚至哭哭啼啼,那段時間,送她上學對她和我們來說,都是一件艱難的事。
剛開始我們還以為孩子在學校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於是嘗試跟老師溝通,但得到的反饋是孩子在學校並沒有什麼異常。
溝通無果,我們決定通過和孩子玩『扮演遊戲』,來讓孩子側面向我們反饋在學校遇到的情況。
然後,每天晚睡前一小時,我們會和女兒一起聊聊今天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做了什麼活動,她感覺是否開心等等,還會一起和她瀏覽校園空間上傳的圖片。
我們每個周末,還會和女兒一起玩真心話大冒險遊戲。
其實,無論是跟孩子玩扮演遊戲,還是和孩子聊聊學校的情況,又或者是和孩子玩真心話大冒險遊戲,都是在傾聽孩子,讓孩子表達她內心的真實想法,讓我們找到他差異行為的原因。
07結語
無論孩子選擇了什麼樣的幼兒園,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孩子在一個有愛、有規則、有素養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獲得了足夠的安全感和能量,性格樂觀積極,從小就懂得與人交往,那麼,無論在什麼環境下,他都能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我是@艾羊育兒,職場媽媽,家有5歲女兒小艾羊,致力分享有用有趣的育兒幹貨,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