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家兒子今年12歲,以前她總是炫耀,自己家兒子很好帶,不像別人家娃要整天粘著媽媽,她可以把孩子交給婆婆,自己想逛街,想打麻將。
說實話,當媽當得那麼輕松,實在讓我們羨慕不已。
不過最近她的畫風卻變了,經常抱怨她兒子從不跟自己溝通,尤其是到了青春期,不僅什麼都不跟她說,還和她對著幹,什麼不讓幹還偏要去幹,比如上網吧玩遊戲,說了很多次都是左耳進右耳出,一有時間就去網吧。
看到表姐兒子這前後的變化,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書,《陪伴式成長:如何贏得孩子的心》。
書中有一個觀點我很認可,家庭教育成功的關鍵,在於孩子對父母的認可度有多少,而其中,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分一秒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尤其是幼兒階段最依賴父母的時候缺席,或者說參與度較低,沒有形成很好地陪伴,那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則會很低,期待孩子聽自己的話可能就很不現實。
書中從孩子幼兒到期少年時期的每一個成長關鍵點入手,梳理了常見的育兒誤區,提出了9個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幫助父母改變以往育兒觀念,與孩子建立起更加和諧的親子關系。
這9個家庭教育的核心關鍵是:
1. 融愛與懲罰,樹立影響力;
2. 理解悅納影響力發生位移;
3. 擴大其他聲音的影響;
4. 明智地安排時間;
5. 積極參與孩子的活動;
6. 堅持不懈;
7. 不論如何愛心永駐;
8. 傾聽關於自己的真相;
9. 留下不朽的遺產。
在其中,我認為『理解悅納影響力發生位移』、『擴大其他聲音的影響』和『傾聽關於自己的真相』對我最有建設意義。
首先,『理解悅納影響力發生位移』讓我重新認識到,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父母在他們心目中的排序是會發生變化的。
比如在他們孩子嬰幼兒的時候,父母是他們的天、他們的地,是他們能夠全然依賴的人,然而,當他們進入青少年時期的時候,自我意識的快速崛起,他們更希望融入同齡人中,在同齡人社交中獲得認可,因而才會出現對父母的反叛意識,這時候,父母的排序可能是在同學、老師之後的。
隻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才不會苛求孩子還像小寶寶一樣,一如既往地對我崇拜有加、言聽計從。
才會接受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地位的變化,站在全新的角度去認識和幫助孩子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其次,『擴大其他聲音的影響』這一點是在『理解悅納影響力發生位移』發生的。
書中說,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會傾聽其他成年人的觀點,尤其是被其他關心他們的人所吸引。
作為父母,我們一定不能心生抵觸。
當我們認識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發生變化時,可以提前幫助孩子甄別他們認可的人是否是有益的、能幫助他們的,比如可信賴老師、親人等,只要他們告訴孩子的話和我們想說的大同小異,而他們說孩子更願意接受,我們可以聯和他們一起影響孩子、幫助孩子。
還有就是『傾聽關於自己的真相』,這一點是幫助父母減少焦慮的。
關於教育孩子,有時候其實最大的敵人是我們,是我們作為父母的擔憂和焦慮,尤其是當我們陷入和其他父母的比較中,就容易對自己苛責,對孩子不滿。
正確的做法是,丟掉和他人比較的心理,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小家庭,更關注自己的需求,關懷孩子的日常,順應各個成長階段的特征幫助孩子成長。
當然,這隻是《陪伴式成長》這本書中的一小部分。
書中還講到愛的邊界,別期望和孩子成為朋友等等觀點,都讓人耳目一新。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演說家麥克·貝裡,他是8個孩子的父親,領養過23個孩子。
他和妻子克裡斯汀共同創立的育兒博客『一個養父母的告白』和育兒經驗分享網站『綠洲社區』,擁有眾多粉絲,在全美備受關注,他們經常在美國各地巡回演講、舉辦夏令營,為許多家庭解決了育兒方面的困擾。
書中,作者通過大量生活中的真實案例,用生動的語言和充滿智慧的文字,帶領父母們去認識育兒的誤區,打破固有的教育模式,幫助父母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更好地參與到孩子從幼兒到青少年成長經歷的各個關鍵階段,贏得孩子的心,更健康茁壯地成長。
如果你也好奇如何能夠贏得孩子的心,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推薦你看一看《陪伴式成長》這本書,一定會有不少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