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腳丫第一次和草地『親密接觸』,『啊……』腳趾頭不自覺都翹起來,一步也邁不出去。
牽著老師的大手,試探著放平小腳丫,『咦……』慢慢邁出一步,再踩下去,『嗯……沒有牙齒』『誰沒有牙齒?
』『小草沒有牙齒,《是》軟的』脫下鞋襪,第一次光腳踩上草地,上海普陀金寶幼兒園的老師記錄下托班孩子的戶外活動感受。
圖說:第一次光腳踩草地是什麼感受?
老師細心記錄孩子們的心情 來源/金寶幼兒園供圖《下同》
近日,教育部發佈《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其中提到要保證幼兒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
走出教室怎麼玩,玩什麼?
如何為幼兒創設安全、有趣、有益的戶外活動環境,如何利用戶外空間開展豐富多元的活動?
金寶的校園沒有傳統意義的操場,取而代之是可以打滾的草坡、『好吃好聞』的梯田和果樹、總是能挖到寶藏的沙池、需要勇氣征服的吊橋樹屋和神秘的水泥管『山洞』……這所幼兒園為兒童創設『盡可能接近自然本真的戶外環境』,給兒童的自主探索提供最大的機會和尊重,希望孩子們能與世界建立屬於自己的認知,創造愉悅的連結。
圖說:沒有傳統意義的操場,取而代之是一座『森林』
從『你可以』到『我可以』
『我們的孩子長大之後,將如何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
創造力、想象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辨力和自我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些能力需要孩童從生活感受和積累,因此為孩子創設環境和機會至關重要』,教學主管吳家榛分享了金寶幼兒園的育人理念。
勇氣、自信和能力不是一句句『你可以』的催促,而是一次次『我可以』的真實體驗,水泥磚墻之外的世界對孩子來說不隻是海闊天空的博大。
圖說:第一次進『山洞』,孩子們興奮又緊張
曾經牢牢抓著圍欄,身體隨著吊橋晃動,像一串謹慎的小螃蟹,哪怕是一小步都會引來一陣驚呼。
而現在,大班的孩子『風一般』跑過吊橋,輕松抵達樹屋,『我最喜歡吊橋,搖搖晃晃很好玩』。
通向戶外二樓平臺的通道似乎太不人性化了。
樓梯沒有一級『等高』,托班的孩子身高還不到1米,有的臺階甚至高過孩子的膝蓋,『小短腿』不得不手腳並用,費勁地爬上去。
另一側的斜坡步道也是寬窄不一、凹凸不平,小家夥們想出了安全穩妥的辦法——用小屁股坐著一點一點挪下來。
不過,用不了多久,小心翼翼都將成為過去,『小短腿』們變成靈敏矯健的跑酷選手,再陡的樓梯、再崎嶇的小道,在追逐和嬉戲間都會成為樂趣。
圖說:『沒有不合適的天氣,隻有不合適的穿著』,下雨天的戶外活動也很好玩
建立與自然的連結
在金寶,戶外活動不僅為兒童成長帶來寶貴機會,更重要是創造兒童與自然的連結。
『唯有連結才會帶來愛與尊重,未來他們才能為保護自然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吳家榛說。
老師們俯下身、蹲下來,從孩子的視角重新看校園,小樹林似乎變成了『大森林』,花花草草撲面而來,滑滑梯似乎更陡了,水渠邊潺潺的水聲也清晰起來。
成年人們發現,平時習以為常的一切,突然增添了幾分陌生的神秘感,心底裡的好奇心開始蠢蠢欲動。
老師們來到戶外,成年人找到了久違的童年野趣,特殊的教師培訓幫助大家從兒童視角獲得更多共情,老師越來越願意帶孩子們出來玩,也找到了更多的價值和樂趣。
圖說:蟾蜍『搶媳婦』引發的故事……
校園裡有一個粗石水泥鋪設的淺池,晴天它是孩子們扔沙包、打水仗的空地,雨天它是樹葉船落腳的『湖泊』。
一群小朋友偶然在春日的池塘見證『神奇』——幾隻雄蟾蜍開啟了一場激烈的『搶媳婦』大戰,最後『最強的』『最聰明』的一隻蟾蜍才能與雌蟾蜍一起生寶寶。
孩子們惦記著『搶媳婦』故事的後續,每天跑去池塘張望,沒過多久迎來欣喜的劇情——蟾蜍寶寶出生了!
於是一個關於『蛙生』的自然方案誕生,池塘成為室外區角,同時考慮孩子們的安全,老師在教室創設區角,投放了蛙卵,方便孩子們進一步觀察。
『原來蟾蜍的卵是長長的線線,青蛙的卵是一團一團的』『蟾蜍媽媽把卵產在水草上,不容易漂走』『卵變大了,有點像花』『寶寶身上的透明膜脫落了,他們感覺很放松,但是還不能動』『變成蝌蚪了,黑黑的』『老大在睡覺,老二在甩汗,老三在大便,老四在吸氣,老五在尿尿,一家人真好玩』『長出了四條腿,尾巴也沒了,現在可以叫蟾蜍了』『原來它喜歡待在陰涼的樹枝上』『所以它是水陸兩棲動物』,孩子們展開了持久的熱烈討論……
圖說:大班的孩子輪值負責平衡木搭建
驚蟄已至,校園的春意越來越濃。
責任田有了新種植計劃,泥巴廚房也即將完工等待小廚師,沙池裡又偷偷埋下寶藏等待尋寶人……又是一個新的周一,輪值大班的孩子們把平衡木和木梯從器材室扛出來,創意搭建,等待全園的小朋友一起撒歡。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