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育兒:讓孩子成為父母的『父母』?別讓『親子關系的倒置』影響孩子成長。《網路文章》

現在育兒界有新思路了,就是『反向育兒式』走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

特別是90後家長,在帶孩子的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別。

小時候我們在商場賴上玩具撒潑不走,媽媽轉手就是一頓揍;現在在地上撒潑打滾哭的,很可能是家長自己,或者冷靜看著孩子撒潑,坐在一旁玩手機等待。

小時候上學從來不會遲到,因為有比鬧鐘還準時的父母,他們會把你從被窩裡揪出來直接送去學校;而現在更不怕遲到的是家長,學生催家長快點送自己上學的場景出現了。

為了治療孩子的拖延症,現在的父母沒有最晚,隻有更慢,孩子在一旁都快著急哭了。

教育從主動變被動,成功拿捏孩子,反教育效果立竿見影。

比如,帶孩子出去玩,為了防止她亂買玩具,家長說:『你爸爸可不乖了,每次去商場都要買玩具,都不想帶他去了』,套路孩子說出『我都不買玩具我可乖了』的話,讓孩子幫忙監督爸爸,這樣激起孩子的責任心和勝負欲。

到時候不但不會自己買,還會學著大人的口吻,說不讓爸爸買。

一、『反式育兒』好與壞?

這新一屆家長太懶了,面對90後這樣的教育方式被稱為是『反向育兒式』,把親子關系的職責調轉過來,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其實,反向育兒教育方式要講究尺度。

還有位媽媽博主更是人人艷羨的,既有老公疼愛,又有兒子體貼寵愛,不光會照顧隻有兩歲的自己,還會照顧媽媽,媽媽困了給媽媽關燈,給媽媽蓋被子、哄媽媽睡覺,幫忙給媽媽手機充電……

評論區都是羨慕和誇贊,還有更多的是對比之下對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失望。

過小的孩子被訓練成在生活和情感上過度照顧父母的需求,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親子關系的倒置』。

太過懂事的孩子背後,往往隱藏著沒有長大的父母。

\

在中國的很多家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形,誰權力大,誰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對所有人索取情緒價值,獲得優待、被尊崇和話語權,包括隨便發脾氣的權利。

很明顯的是,孩子的力量通常是家庭成員裡最小的。

而且再加上『親子關系的倒置』,孩子的力量就更小了,他不被允許發聲,隻能輸出正面的情緒。

這種孩子化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是個懂事的『小大人』。

一位心理學家是這也形容這種親子關系的倒置的:

男孩子成為媽媽的『丈夫角色』,女孩成為爸爸『失意妻子的替代伴侶』。

這些都是角色錯位或者混亂。

他們深刻理解到,必須圍著父母轉,必須表現得乖巧、聽話,決不能惹事和暴露自己真實的需求和情緒。

有個綜藝節目有提到這些例子。

《一路成年》綜藝中,曾經飾演過鰲拜的著名演員徐錦江與他的孩子徐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徐錦江就像現實版的蘇大強,自己什麼都不會,習慣性地給兒子連環奪命call,什麼事情都依賴兒子。

整個綜藝就這倆父子,好像調轉過來的『兒子去哪兒』。

徐菲扮演的不僅是兒子,更像是父親的照料者。

能幹懂事,不僅貼心照顧父親衣食住行,還要考慮父親的情緒。

這種全方面的照顧,甚至還包括了對父親心理需求的滿足。

二、『親子關系的倒置』最後有什麼結果?

把孩子當父母,把父母當孩子,這種『親子關系的倒置』背景下的孩子,會優先滿足父母的部分,無法滿足真正的自己,或者隱藏真實的自己,大概率逐漸成為對所有人的很懂事的、討好型人格的『老好人』。

還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1、親子關系疏遠

對父母報喜不報憂,甚至遠離。

同時對於自己的行為很內疚。

2、抑鬱狀態

總是以別人的感受為中心,背負太多,過於敏感,不敢表露自己,感受不到存在的價值。

3、恐懼進入親密關系

從小成為父母的虛假伴侶,長大後很難進入親密關系,尤其是處於過度付出的一方。

三、學會表達真實的自己,也是成長

孩子不需要懂事,任何人都不需要對所有人懂事。

之前接過一個的咨詢。

來訪者大齡未婚,很焦慮,但卻無法和異性正常交往,她從來都會壓抑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害怕表現出一絲不得體的行為,所表現出來的言行不一致讓我很疑惑。

根據她對家庭的描述,完全就是『親子關系的倒置』的典型例子。

對於和異性的交往,她羅列了整整六條自己的擔憂和不敢:

1、害怕拒絕

2、害怕自己的要求不合理

3、害怕引起沖突

4、想維護好形象

5、委婉表達,期望對方能明白

6、害怕對方覺得自己不懂事

我說,你本來就不用對所有人懂事。

她感動流淚,並且表示被治愈了。

0-6歲,是孩子描繪幸福人生底色的最重要的六年,同時也是構建以後抵禦人生風浪的重要的支撐力量來源。

小時候孩子最重要的任務是玩的體驗和健康成長,而今卻要如此全身心去關注父母的衣食住行,甚至滿足父母情緒需求,被迫壓抑了屬於自己的童年,那麼孩子們的情緒和痛苦又有誰來看見,誰來安撫?

父母自然是父母,孩子本該是孩子。

我們必須給孩子年齡應有的情感需要,快樂和依賴。

—— 今日作者 ——

Kaforniay

-配圖- 來源於網絡

-編輯- 林嘉茵

歡迎留言區評論互動a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