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長反應自家寶寶在幼兒園總是跟在別的寶寶後面,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從來不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有的家長還為此特別憂心。
其實大可不必,家長首先應該明白孩子是做哪種小跟班:是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還是將自己的想法隱匿了。
這是兩種不同的跟班模式,對寶寶的成長是兩種不同的影響。
當自家寶寶是小跟班的角色時,為了避免形成低自尊人格,建議家長從下面這幾個點著手解決:
明白被跟者的存在意義
其實在成年人中『跟班』現象依然存在,但並不表示這種行為一定有不好的影響,它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同樣的,在小朋友中那個被跟者的能力也一定是優於其他小朋友的,至少是優於自家寶寶的;或者是被跟者能讓自家寶寶感受到在他生活范圍內接觸不到的新鮮東西。
總之,這位被跟者是具備孩子王的特質的,他的存在就是讓跟班寶寶學習模仿的,所以不用阻擋孩子學習他的優點,或許他們就是彼此的好朋友。
了解孩子做跟班的心理
孩子願意跟著孩子王,這本身就是一種選擇,也是有主見的體現,隻是他在更有能力的人面前就將自己有主見的特性隱匿了,但是這並不表示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
跟班寶寶選擇跟孩子王玩耍時,就已經默認他的想法要優於自己的《其實並不一定》,自己隻是在他這裡感受不同的體驗而已。
家長一旦發現自家孩子進入唯命是從的狀態了,就要采取措施了,因為唯命是從這個狀態已經表示孩子在表達上、社交關系上呈現低自尊人格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沒有主見迷失自我。
那如何避免自家孩子形成『低自尊』人格呢?
家長們要從孩子的日常社交、心理變化、做事變現等方面多多觀察,必要的時候采取有效措施。
比如以下兩種:
多做繪本閱讀,角色扮演遊戲
繪本閱讀是低齡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學習工具,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教育故事,能增長寶寶的見識。
家長可以和寶寶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幫助他多角度了解人的不同,側重玩小跟班類的遊戲,家長扮演小跟班角色時的一切反應,都會讓孩子有個參考標準,他會運用到自己的社交生活中。
同時家長應該對孩子更加關心,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避免因為在家裡得不到足夠的尊重而形成低自尊人格。
增強孩子信心和責任心
孩子做小跟班還因為懶惰的心理,因為做小跟班的時候不用費力思考東西,主要盡情享受和其他孩子的玩樂即可。
這時候家長要鼓勵孩子即便做了小跟班,也要對團體負有責任,讓他明白,他不是無關緊要的,團體中的任何問題,他都有責任幫助孩子王解決。
這樣既能讓孩子享受玩耍的樂趣,也能避免成為無腦者,還能順便培養他的責任心和自信心。
相信爸爸媽媽們遇到孩子做小跟班的情況,一定知道怎麼處理更妥當了。
在此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快樂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