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一部名叫《坡道上的家》的日劇,在網絡上炸開了鍋。
劇情圍繞著媽媽『蓄意』將8個月大的女兒溺死的虐童案展開,用近乎殘忍的手法,演繹出『喪偶式育兒』的不能言說之痛。
當然,劇中所展現的可能是比較極端的情況。
但是,卻折射出了很多媽媽們遮遮掩掩、欲說還休的心理碎片。
可是,不是所有的媽媽都會被逼成『極端』,不是所有的爸爸都是甩手掌櫃,不是所有的婚姻都存在『喪偶式育兒』。
有不少年輕的夫妻,就深諳帶娃之道,甚至會在工作很忙的情況下,努力壓縮彼此的工作時間,隻為能做一對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
85後媽媽陳八頓和丈夫曹蜀黍,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都是自由職業者,在上海市區有一套74㎡的小房子。
陳八頓位於市區的74㎡小房子
後來女兒出生了,夫妻倆想讓她在一個可以親近大自然的環境裡成長,便決定搬去鄉下居住。
『剛結婚時,在上海買了個房子,兩個人住的話,非常舒服。
但是有了寶寶以後,還是會希望她有更多的空間學習走路,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奔跑』
其實在決定搬去郊區的時候,陳八頓和曹蜀黍市區房子的貸款還沒有還清,為了能實現去郊區居住的願望,他們決定以房換房,把市區的房子租出去,再在郊區租個更大的。
新找的房子面積足足有500㎡,獨門獨院兒,月租卻隻有6000塊,且臨近淀山湖,景致極好,開車1小時就能到市內。
陳八頓覺得這完全就是自己夢想中的房子,便立馬和房東簽下了5年合約。
有人覺得不值,租來的房子,還要花30W重新裝修,完全是在浪費錢。
但陳八頓和曹蜀黍卻不這麼想,因為在郊區居住的這五年,將要成為女兒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有一個自由快樂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
玄關
由於是租房,所以在硬裝上開銷較少,主要花在了軟裝上,每次只要改變一些家具佈置,就又有了不同的新鮮感。
由於空間寬敞,入戶空間被分為兩個部分,進門向左走或向右走,都能換鞋和掛衣。
這裡還擺放了不少鬱鬱蔥蔥的綠植,與窗外的景致相呼應,自然氣息十足。
客餐廳
穿過玄關,一個開闊、明亮的大客廳映入眼簾。
客廳挑高足有6.5米,三面都是超大玻璃窗,采光效果極佳,再加上整體的純白色調,對於喜歡極簡風格的人來說,簡直滿足了所有幻想。
地面為了節約成本,用了水性地坪漆+二手地板,都是某寶上找的。
初始客廳
為了避免大面積白色看著單調寡淡,陳八頓加入了不少藤編和木質家具調和,自然清新的氛圍頓時呼之欲出,整個空間也變得更加富有生活氣息。
她也特別喜歡坐在沙發上,透過白色紗簾看著朦朧的夕陽,照在角落的窗戶邊上,窗外藍色的天空和綠色的橘子樹,也被暈染得浪漫至極。
初始客廳
但美好和遺憾總是相伴而至。
由於客廳沒有獨立白墻,陳八頓喜歡的裝飾畫都沒有辦法掛起來,家中臥室和書房裡都有漂亮畫,唯獨客廳隻有書,少了一些藝術感。
於是,住了一段時間過後,她又將重新佈置了一番,改了佈局,換了新沙發,鋪了更為溫柔的地毯,客廳一下子變得優雅溫暖了起來。
客廳和餐廳之間放了一個造型簡約的書架。
餐桌的桌腿和桌面分開定做,搭配造型與線條都很簡約的灰白色吊燈,簡單又美好。
每當夜晚來臨,精美造型配合柔和的燈光,滿滿的溫馨感頓時充滿整個房間。
靠墻擺放的組合式餐邊櫃,和點綴得恰到好處的綠植,也讓簡約的空間變得豐富了不少,很有煙火氣。
廚房
廚房位於一層樓梯旁,整體以白色為主,並分成中西兩個區域。
初始廚房
外側設置了97cm高的L型吧臺區域,特別適合站著煮咖啡。
吧臺頂部用樺木板做裝飾,搭配黑色勾邊,自然又小眾。
天花板上的兩盞黑色射燈對應兩把吧椅,氛圍感十足。
考慮到常會泡咖啡,所以吧臺臺面用了一塊白色的人造大理石,防臟效果很好,有污漬擦一下就OK。
隨著一家人入住時間增加,這個小小吧臺區也從剛裝修完時的克制《空無一物》,變成現在滿滿當當的樣子。
吧臺對面是開放式儲物區。
架子和擱板上,放著一大堆不同材質的收納籃,白色的、不銹鋼的、鏤空的、紙質的五花八門,但整齊又好看。
落灰是一定的。
但陳八頓很少去思考『擦灰』這個世紀難題,因為比起臺面上有一層薄薄的似有若無的灰,她更難以接受好看的器物要被藏起來。
她希望自己能成為生活有序的人,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幹凈。
中廚也延續了純白的主調,櫥櫃、大理石、廚具都是清一色的白,一眼看過去治愈極了。
臥室
35㎡的主臥東邊一扇小窗,南面一排落地窗,采光極好。
這裡最初用帶有藤編元素的家具,搭配四面白墻,營造出安靜適眠的氛圍。
初始主臥
後來藤編床被換了下去,新床結構更牢固,睡起來也更加舒適。
床頭左右兩側則分別是飄窗臺,和女兒房間裡的綠色中古兒童椅。
床外側掛了一個掛衣鉤,可以懸掛的臺燈終於有了歸宿一樣,換下來的睡衣也能掛著,比攤在被子上好。
由於開發商造房子的時候,地面預留了非常大的空間做地暖,直接鋪地板的話,地面比窗低50cm,於是就在落地窗下邊做了飄窗,以及通往陽臺的階梯,平時還能坐人和置物。
睡眠區域左側,是一個大約20m²的「小客廳」。
兩個區域以書櫃和桌椅做隔斷,中間空出的位置鋪上一塊遊戲墊,成了女兒可以沉浸式看書、畫畫、看動畫的小角落。
門洞的左右兩側,分別擺放了一木一白兩個儲物櫃,它們可以作為臥室儲物空間的補充,用來放置各種零碎物品。
女兒的房間,是整個家裡唯一刷色彩的空間,這裡面積不大《3.5*3.5m》,層高比較高,主要以玩耍和讀繪本為主。
房間裡很多小家具,從畫圖紙到制作打磨,都是曹蜀黍親手做的。
而沙發、玩偶熊之類的,則是陳八頓一件一件精心挑選來的。
初始兒童房
隨著女兒的不斷長大,他們還會根據當下的需求,來不斷地改變兒童房的佈置。
發現她喜歡露營,陳八頓就重拾針線,為新換的高低床的下部空間縫了個簾子。
遠遠看過去,有點像個清爽幹凈的小帳篷,可玩性很強。
旁邊放了個迷你小廚房,女兒可以在房間裡玩『扮家家酒』。
後來,他們又用一張單人小木床替換了高低床,節省出的空間,擺放了大量的儲物櫃。
女兒的繪本、玩具,都能收納其中,櫃子的高度也與她的身高相符,拿取與整理物品很是方便。
女兒的繪本、玩具,都能收納其中,櫃子的高度也與她的身高相符,拿取與整理物品很是方便。
迷你小廚房的功能依然被保留,由一組實木矮櫃組成。
臺面上擺放著迷你杯盤碗碟,還有小小咖啡機,可愛極了。
至於兒童房的安全性和如何保持整潔,陳八頓早就想好了。
抽屜櫃都是固定在墻上的,抽屜隻能拉出來2/3,沒什麼安全隱患。
平日裡,她和曹蜀黍會教會女兒如何進行玩具分類,還會對她的整理行為,做出及時的鼓勵,時間久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自然就養成了。
最後再在房間裡放個懶人沙發,安裝個投影幕佈,除了閱讀、遊戲和彈琴外,她還可以在自己的空間裡,看喜歡的片子。
書房
地下室作為書房使用,這裡最初一半規劃成會客區,一半規劃成工作區。
初始書房
陳八頓把客廳裡的小書架拿進書房後,索性給這個房間重新佈置了一下。
她和女兒的書桌都靠窗放置,再在地上鋪一塊羊毛墊,別提有多舒適了。
書桌旁的架子上放著她的畫筆,旁邊空間釋放出來,偶爾有小朋友來家裡玩,可以圍在桌子周圍一圈畫畫。
PS:由於潮濕問題,書房現已搬到一樓次臥
衛生間
陳八頓之前看過的一本書裡提出過這個概念,我們想要在浴室裡獲得怎樣的感受呢?
簡單來說是:幹凈、有序。
但是更深的理解是:當我們站在浴室裡,那些印入眼簾的、以及觸手可及的東西,是可以引起我們感官愉悅的。
所以主衛,便保持了極簡的樣子。
主衛裡使用的物品,也都是精簡過後的,隻留了下真正好用的東西。
比如竹籃、搪瓷白色托盤、玻璃杯、植物。
其它有色彩的物品,撕掉不好看的包裝後放進大大小小的玻璃罐子裡,一點兒都不雜亂。
女兒房間的小次衛,使用了復古臺盆和馬賽克磚,並運用大量的鏡面不銹鋼元素和曲線線條,再加一個古樸的老榆木凳子增添韻味,呈現出優雅復古的氣質。
院子
房子前後帶院落,陳八頓在院子裡放了兩把戶外椅,夏天傍晚坐在這吹風吃西瓜,偶爾邀請鄰居朋友來個戶外趴,都很愜意。
房子還有個後院沒有刻意打理,不過為了讓女兒吃到健康天然的雞蛋,陳八頓在還這裡散養了兩隻怒晴雞。
小木棚雞窩是曹蜀黍親手做的,還貼心地加了食槽,這樣下雨天小雞們也不用出去覓食,窩在家裡吃吃睡睡就可以了。
小雞下蛋的第一天,一家人都興奮地不得了!
搬到鄉下居住以後,一家人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搬家前住在市區中環,灰塵大,一天拖兩次地都覺得不夠,出門溜娃,也感覺全程在吸尾氣。
搬到鄉下以後,不僅房子變大了,還可以有充足的空間,讓女兒和狗狗自由自在地瘋跑和玩耍。
雖然在鄉下住,比在城市裡接觸的早教機會和課程少很多,但陳八頓認為,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閑暇時,一家人可以去附近的農場采摘最新鮮健康的蔬菜,給晚餐加個菜。
天氣好的時候,去野餐,曬曬太陽,近距離感知四季冷暖的變遷,城市裡孩子得花錢上的自然教育課,她一堂也沒落下。
而有了父母的陪伴,所謂的「喪偶式育兒」更是不存在。
雖然搬家和裝修花去了一筆不少的錢,但是對陳八頓和曹蜀黍來說,寧靜生活是他們都非常向往的,更有效地去陪伴女兒和家人,比什麼都值得。
現在,他們房子的五年合約已經到期,未來的生活又當如何計劃,相信熱愛生活的一家三口,心中自然有答案。
素材及圖片來源:小紅書@陳八頓
看視頻
有這樣一幫城市精英歸山避世,造網紅『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