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自己懷孕的時分心情是十分激動,當媽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激動過後就要想想什麼時分該去產檢了,關於一些有經驗的媽媽來說是駕輕就熟,關於初次懷孕的媽媽來說完全是一頭蒙,多久去查看一次才好,這是個大問題。
其實在懷孕之後每次去查看的時刻間隔是不一樣的,從建檔那次產檢開端到孕中期結束,每個月查看一次,進入孕晚期從28周開端到36周每兩個星期查看一次,最後一個月每個星期查看一次,孕媽媽放心好了,在孕12周建檔之後醫師會發放一本孕檢手冊,孕檢的時刻隻需求跟著簿本上的流程就好。
第三次產檢,孕20周。
這次產檢基本上便是一般的查看,預約四維彩超,可是有些孕媽媽會在這一次查看的時分做四維彩超排畸。
第四次產檢,孕24周。
這次產檢除了慣例查看,最重要的便是四維彩超大排畸,便是經過四維彩超來排查胎兒畸形。
這次彩超比較適合的時刻是22到26周,假如月齡太大,或許會由於胎兒較大不好翻身,看不清楚,所以孕媽媽要抓緊時刻了。
第五次產檢,孕28周。
這次的產檢包含慣例查看,還有糖耐測試,也便是妊娠糖尿病的測試,這個查看需求空腹,所以孕媽媽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第六次產檢,孕30周。
慣例查看。
第七次產檢,孕32周。
慣例查看,加上一次b超,這次b超主要是查看胎位和胎兒的生長發育狀況,其實也是一次小排畸。
從本周開端產檢項目上面加上胎心監護。
第八次產檢,孕34周。
簡單的慣例查看加胎心監護。
第九次產檢,孕36周。
慣例查看+胎心監護+B超,主要查看胎兒的生長發育狀況,胎盤狀況,臍帶狀況等,一起還會對胎兒體重評估,根據孕媽媽的狀況開始決議臨產方法。
第十次產檢,孕37周。
慣例查看+胎心監護。
第十一次產檢,孕38周。
慣例查看+胎心監護。
第十二次產檢,孕39周。
慣例查看+胎心監護。
第十三次產檢,孕40周。
慣例查看+胎心監護,假如胎兒現已發動臨產,需求做一次臨產前的b超,查看胎兒,胎盤等其他狀況,看看是否需求改變臨產方法。
這兒所說的慣例查看包含丈量宮高,腹圍,稱體重,量血壓,聽胎心音,有需求的話醫師會加上血慣例,尿慣例,從28周今後就會加上查看胎兒胎位,正常狀況下便是這些次數的查看,有些孕媽媽或許在38周就現已臨產了,可是有些孕媽媽或許會在42周才臨產,所以每個孕媽媽查看的次數並不一定相同,假如現已到了預產期寶寶還沒出生,孕媽媽產檢的頻率就更頻頻了,最好每兩天查看一次,假如41周胎兒還沒有發動臨產,孕媽媽最好入院待產,聽候醫師組織。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孕媽媽都是依照這個時刻去查看,有些孕媽媽有特殊狀況,查看的次數相對要多一些,項目的次數也會多一些,比如說正常的孕媽媽在整個孕期中,隻需求做5–6次B超,可是有些孕媽媽需求做到8–10次,乃至更多,其實都是為了更好的檢測胎兒的健康。
哪些孕媽媽需求增加產檢次數?
懷雙胞胎或多胞胎的孕媽媽。
其實大部分的孕媽媽都是單胎,可是也有少部分的孕媽媽懷的是雙胞胎或許多胞胎,像這種孕媽媽查看的頻率相對要多,並且時刻相對也會更長一些。
高齡產婦。
孕媽媽的年紀到35歲以上便是高齡的產婦了,高齡產婦的危險比適齡婦女的危險峻大許多,年紀越大,危險越大,所以產檢的次數也會恰當調整增加。
屢次剖腹產的孕媽媽。
其實醫師真的不主張孕媽媽做超過兩次以上的剖腹產手術,次數越多,危險越大,所以孕媽媽假如做過屢次剖腹產手術,為了更好地監測孕媽媽和胎兒的狀況也需求恰當增加產檢次數。
第一次非正式產檢。
在懷孕8周左右孕媽媽需求去醫院抽血查看激素改變狀況,一起做一次b超,確定宮內懷孕,單胎或許多胎,子宮及其附件的狀況,排除宮外孕,葡萄胎等。
孕媽媽孕期查看注意事項1.空腹的問題。
有些查看是需求空腹的,比如說在孕12周建檔的時分需求抽血查看,在孕28周做糖耐測試的時分也需求空腹,一般的血慣例是不需求空腹的。
2.時刻的選擇。
產檢的時分最好選擇早上,由於早上空氣和溫度都比較適合,並且每次去查看的時分孕媽媽會發現人都比較多,或許排隊需求比較長時刻,這麼下來或許需求大半天的時刻,乃至需求一天,假如早上去的話,時刻就比較充足一些。
3.憋尿的事。
在我們平常的認知中做b超都是需求憋尿的,可是孕婦不同,孕媽媽在懷孕三個月今後做b超都不需求憋尿,也便是說在整個孕期中隻有孕8周左右那一次b超需求憋尿。
4.準爸爸參與。
在孕檢的時分,有時分需求的時刻比較長,比如說12周的建檔,24周的四維彩超,還有平常的交費,排隊等,特別到了孕晚期之後,孕媽媽舉動不方便,最好和準爸爸一起去查看,讓準爸爸也參與和見證胎兒的成長進程。
5.有些孕媽媽覺得不需求做那麼多查看,由於曾經沒有做查看照樣生下許多寶寶,可是曾經是曾經,現在是現在,曾經那是沒條件,現在有條件也有需求,都應該做,特別是有排畸的查看,如果查看出來也能夠早做計劃,雖然會痛苦,可是短痛總比長痛好。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註於孕產,育兒方面的回答,關注我了解更多。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